[发明专利]基于串联LPWG的生化传感器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4712.1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芳;陈开鑫;张梦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串联 lpwg 生化 传感器 分析 方法 | ||
1.基于串联LPWG的生化传感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芯层与被测包层,芯层在与被测包层相接触的一侧向被测包层方向延伸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和第二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2,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入射光经芯层第一端进入,部分光经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耦合进入被测包层,部分光沿芯层传输;
S2:沿被测包层传输的部分光经第二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2耦合进入芯层;
S3:由步骤S2得到的部分光与步骤S1的芯层中同向传播的部分光干涉输出,得到输出谱,计算分析输出谱中谐振波长的偏移量及其中物质的吸收光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能够经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耦合进入被测包层的部分光为以谐振波长为中心的一定带宽范围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为矩形波导,所述被测包层为矩形波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入射光从波导第一端进入,经过长度为L1的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后,芯层模与被测包层模的输出振幅分别为Aco(L1)与Acl(L1),
其中,j表示虚数单位,βco表示芯层模的传输常数,βcl表示被测包层模的传输常数,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常数,Λ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的周期,L1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的长度,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处被测包层模的幅度,κ1表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的耦合系数,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处芯层模的幅度,中的s1为与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有关的常数,κ1*表示κ1的共轭复数,r1*表示r1的共轭复数,δ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自耦合系数,为光经过长度为L1的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后的相移,为芯层模的有效折射率,为被测包层模的有效折射率,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的相位失配因子,β1为第一长周期波导光栅LPWG1的相位失配因子的参数,λ表示谐振波长,Aco(0)表示芯层模初始位置的振幅,Acl(0)表示被测包层模初始位置的振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7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