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4992.6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杰;黄凯;谭纯;黄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伺服系统 支撑 安全 维修 保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基坑开挖施工中采用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所用油缸千斤顶等设备架设上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基坑开挖面积越来越大,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但是工程的施工所在区域周边越来越复杂,保护性建筑越来越多,包括地铁、老旧居民区、历史建筑等。这使得采用传统的钢支撑方法很难保证满足工程的需要,所以广泛的采用自动伺服系统的钢支撑。但是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由于零件较多且相对脆弱,无法与以往钢支撑合理的连接成整体等缺点。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如何能够多次反复利用原有材料,减少现有油缸千斤顶及其配件的损耗,从而使施工的成本更经济。目前,国内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系统,也有采用一般的钢箱体,但使用的钢箱体没有针对原有钢支撑进行合理的连接,通常为开几个孔后与钢支撑螺栓连接,更甚采用电焊连接。且千斤顶摆放位置不牢固,容易造成损伤。在使用过程中,基坑仍处于开挖施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碎石、泥土掉入钢箱体内,损坏内部精密仪器。另外,一旦发生千斤顶或其相关配件损坏,无法及时维修。因为维修必须卸载轴力,以牺牲地墙变形为代价进行维修,往往得不到业主方的认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用于解决在地下工程中自动伺服钢支撑系统施工时,油缸千斤顶以及钢支撑在钢箱体作用下,能够得到更进一步完善,能够合理化的成为一体。另一方面解决了,在挖土等作业施工中减少泥土、碎石直接砸至油缸千斤顶等精密配件,降低维修率、减少施工成本。即使发生设备损坏,亦可在不损伤钢支撑轴力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减少地墙变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 包括连接法兰盘、千斤顶钢箱体、T型调整钢垫片、钢垫片插槽,所述千斤顶钢箱体通过连接法兰盘与钢支撑本体固定连接,用于增加千斤顶钢箱体的稳定性;千斤顶钢箱体前端设有钢垫片插槽,钢垫片插槽内插有T型调整钢垫片,用于油缸千斤顶的拆除维修时,仍然顶在地墙埋件上,使其轴力不受损失。
所述千斤顶钢箱体内部设有一个用于定的托住油缸千斤顶的托架,用于在使用与运输过程中防止油缸千斤顶滑动。
所述千斤顶钢箱体侧面设有水平翻开式钢门板,当闭合水平翻开式钢门板后使千斤顶钢箱体成为一个密闭的结构,用于减少外在碎石土体等对钢箱体内部的油管、千斤顶、感应器造成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钢垫片插入至插槽中并使其作用在原钢支撑预埋件上,从而使整根钢支撑仍维持受力状态,避免轴力损失。实现了在自动伺服系统设备维修(吊出更换)状态下,钢支撑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水平翻开式钢门板,使得在基坑开挖、混凝土凿毛等施工过程中,部分碎石、泥块直接掉入千斤顶部位,极大的减少其造成的零件及相关配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钢门板俯视图;
图4是T型调整钢垫片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案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自动伺服系统钢支撑的安全、维修保障机构, 包括连接法兰盘1、千斤顶钢箱体2、水平翻开式钢门板3、T型调整钢垫片4、钢垫片插槽5。
千斤顶钢箱体2与支撑之间连接,采用连接法兰盘1与钢支撑本体进行螺栓连接,增加其稳定性。且连接法兰盘1分布方式与现用钢支撑所用法兰盘一致,因此可配接任何长短钢支撑,无须额外专属钢支撑连接件。
千斤顶钢箱体2,用于摆放油缸千斤顶,该钢箱体内部拥有一个托架,能够稳定的托住油缸千斤顶,使其在使用与运输过程中不会滑动。钢箱体后部与千斤顶之间主要受力部位,采用特制的加厚处理,并附有相应的板筋。使其与上述的法兰盘连接更为合理。
千斤顶钢箱体2侧面设有水平翻开式钢门板3当油缸千斤顶施加完轴力后,闭合钢门板。使钢箱体成为一个密闭的结构。减少外在碎石土体等对钢箱体内部的油管、千斤顶、感应器等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