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5847.X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6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耿洋;史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张勋斌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并行 区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源文件中系统头文件以外的部分进行预编译;
(2)将预编译后的源代码连同系统头文件进行编译并进行动态分析;
(3)向预编译后得到的源代码中插入动态分析结果,得到中间文件;
(4)对所述中间文件进行静态分析,得到AST,遍历该AST得到调用树,对调用树进行遍历,转化为图形描述文件格式,再转化为图片格式的生成程序调用图;
(5)结合所述程序调用图,检测C程序中的任务并行区域、流水任务并行区域以及数据并行区域;
任务并行检测时,对两个任务进行判断,若这两个任务能够并行,且这两个任务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则将这两个任务对应的区域判定为任务并行区域;
流水任务并行检测时,选定一个循环,使用脚本自动在循环前后和循环体中插入指令,以提示进出循环和当前轮次;在进入循环之后,维护一个变量指示当前的迭代数,每次遇到循环体中的指令后,都会对迭代数自增;对于循环体中的每个函数,都在函数名后加入迭代数后缀,以标识不同的迭代;分析循环体中各函数之间的依赖;
针对写操作,检测对于连续地址的连续写操作,如果连续写入的地址相差恒定不变,那么在连续写入次数超过阈值之后,就将当前区域判定为数据并行区域;
针对读操作,检测两个连续地址的连续读操作,如果每个连续地址上连续读的地址相差恒定不变,那么在连续读次数超过阈值之后,就将当前区域判定为数据并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预编译前,对系统头文件进行屏蔽,在预编译后解除对系统头文件的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屏蔽系统头文件的方法为在源代码中#include<>前加上#pragma akira,预编译后去掉#pragma akir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分析的结果至少包括各语句的开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程序并行区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注释的形式将各语句的开销加到相应语句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58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