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截短侧耳素的精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6170.1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675 | 分类号: | C07C69/675;C07C67/4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1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耳 精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截短侧耳素的精制工艺,属于兽用抗生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截短侧耳素是由侧耳菌产生的一类广谱的二萜烯类抗生素,它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 50S 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菌体死亡。截短侧耳素类是一大类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家族,主要用作家禽和家畜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该类物质,可有效预防许多传染病,例如能够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尤其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最为明显,同时对于支原体感染也有治疗作用。截短侧耳素还用作截短侧耳素类半合成衍生物的前体,目前已有衍生物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它的许多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和范围比截短侧耳素强,同时抗菌谱更广泛。
现有技术截短侧耳素生产工艺流程为:
发酵液→板框过滤→菌丝体→干燥→萃取→蒸馏析出→粗品。
该生产工艺生产所得截短侧耳素粗品中含有大量发酵后蛋白质,杂质含量较高,截短侧耳素含量75%左右,还需要进一步精制才能符合药品要求。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工艺则主要是靠繁复的溶解、萃取、浓缩、重结晶等工艺实现的。需要用到多种有机溶剂,操作繁复,容易对截短侧耳素药性还有各种影响,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截短侧耳素精制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截短侧耳素的精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截短侧耳素粗品
将截短侧耳素发酵液经板框过滤、菌丝体干燥、萃取和蒸馏,得到截短侧耳素含量约75wt.%的粗品;
2)截短侧耳素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5-14wt.%、温度为15-3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5-40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所述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优选6-9 wt.%,温度优选20-26℃。
截短侧耳素粗品与碳酸氢钠溶液的重量比为1-2:5
其中截短侧耳素粗品的制备过程为已知常用工艺,流程见背景技术,采用的萃取溶剂为甲醇,萃取时菌丝体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精制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截短侧耳素粗品中的蛋白质,对粗品进行提纯,工艺简单易操作,精制后的截短侧耳素含量达90%以上;既提高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产品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将截短侧耳素发酵液经板框过滤、菌丝体干燥、萃取和蒸馏,得到截短侧耳素含量约75wt.%的粗品;萃取时菌丝体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4。
实施例1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6wt.%、温度为26℃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2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5wt.%、温度为18℃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3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12wt.%、温度为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5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4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9wt.%、温度为3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25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5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14wt.%、温度为24℃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6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将截短侧耳素粗品加入到浓度为10wt.%、温度为2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20min,然后过滤,滤液用盐酸微调pH至中性,脱水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截短侧耳素。
实施例7
截短侧耳素的精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