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6279.5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阴两虚型 甲状腺 腺瘤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病程缓慢,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时间更长,患者因稍有不适而发现或无任何症状而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研究表明,甲状腺腺瘤可引起甲亢或发生恶变,故目前临床上多立即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的优点在于,切除的标本可进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定有无恶变。但是,由于该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就诊原因通常为无意中发现颈部包块,再加上高昂的手术费用和较高的风险,许多患者不愿行手术切除,这就需要中医疗法来替代手术治疗。
甲状腺腺瘤在中医属“瘿瘤”、“肉瘿”范畴,《诸病源候论》中有云:“瘿者,由忧恙气结所生,亦由饮沙水……而成”。该病的病机为:全身气机郁滞,输布障碍,痰湿凝聚于颈部,衍化成瘿瘤,若迁延日久,则痰瘀化火,火热灼津,形成阴伤之势:阴虚则阳亢,阳火过旺,化为壮火,反而食气,因此导致机体正气耗伤,如此因果,恶性循环,最终引发气阴两伤,痰气交阻,痰湿停聚,形成顽固难治之瘿瘤。
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显示了一定优势,其无创伤、疗效稳定、适应症广、复发率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师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针对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标本兼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药效成份由如下原料制成:党参、熟地黄、当归藤、香附、石斛、麦冬、鳖甲、夏枯草、连翘、鱼腥草、白茅根、山慈菇、甘草。
方中:党参归脾肺经,功善健脾益气,熟地黄甘温,善补肝肾之阴虚,二药伍用善补气血;石斛甘寒,善生津清热,麦冬甘苦寒,功善养阴生津,二药配伍滋阴清热,养阴生津力强,共奏补气活血、养阴清热,治其本虚,共为君药。鳖甲性咸味,功善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夏枯草辛苦寒,归肝经而善清热泻火,散郁结;山慈菇辛凉,归肝脾经,功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香附入肝经而解郁,入三焦经而行气,入脾经而健脾胃消积,四药共奏疏肝解郁,清热泻火,软坚散结,化痰消瘿之功,共为臣药。当归藤加强君药的补血活血能力,加强臣药的散结之能;连翘、鱼腥草、白茅根增强臣药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使外泄从血与水外排而出,为佐使药。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病发病日久,瘿瘤顽固难治,故从益气养阴、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等方面针对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进行标本兼治,同时辅佐补血活血、化痰理气之品,全方配伍严谨,体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效果显著。以本方对西医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中医辩证属于气阴两虚症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和不良反应小为优选条件,为本方的组成成份的用量进行优选。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11-15份、熟地黄16-21份、当归藤9-13份、香附9-13份、石斛15-19份、麦冬7-11份、鳖甲18-23份、夏枯草15-20份、连翘7-11份、鱼腥草9-13份、白茅根11-15份、山慈菇5-9份、甘草3-7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之一,本发明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14份、熟地黄18份、当归藤11份、香附10份、石斛17份、麦冬9份、鳖甲20份、夏枯草17份、连翘9份、鱼腥草10份、白茅根12份、山慈菇7份、甘草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之一,本发明所述治疗气阴两虚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13份、熟地黄19份、当归藤11份、香附11份、石斛16份、麦冬10份、鳖甲20份、夏枯草18份、连翘8份、鱼腥草11份、白茅根13份、山慈菇8份、甘草5份。
方中各组方药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现状如下: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当归藤:苦,涩,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强壮腰膝。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虚弱;腰腿酸痛;跌打骨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未经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牙痛的漱口水药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