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6381.5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9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王爱元;顾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21/04 | 分类号: | H02K21/04;H02K1/17;H02K1/24;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励磁磁通 切换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
背景技术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永磁磁钢和电枢绕组都位于定子上,转子上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于散热,而且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带载能力强、可获得高度正弦反电势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转子型永磁电机的一种结构。然而,由于只有永磁体励磁,其调磁能力有限,所以,有人研究了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虽然提高了调磁能力,但其效率和功率密度较低。综合两者的优缺点,具有两个磁势源(永磁体和励磁绕组)的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应运而生。
现有的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是以减少永磁体的体积为代价,加入励磁绕组,从而获取较好的调磁性能。但是,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降低了气隙磁密,功率密度、转矩和效率等都会减小。倘若需要提高气隙磁密等,则需要在励磁绕组上施加增磁电流,这又会增加额外铜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在不增加额外的铜耗的同时,获得最大的输出转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上均匀分布若干凸极,所述定子包括12个H型铁芯、12个切向充磁的永磁体、电枢线圈和励磁线圈,所述H型铁芯与所述永磁体交替排列,所述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励磁线圈绕置于所述H型铁芯的轭部导磁桥上,且相邻的两个轭部导磁桥上的励磁线圈施加的励磁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电枢线圈绕置于相邻的两个H型铁芯和中间所夹的永磁体组成的定子极上。
较佳地,每个所述励磁线圈依次串联连接。
较佳地,沿十字交叉线对应分布的四个电枢线圈组成电机的一相,每相中的电枢线圈依次串联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枢线圈和励磁线圈均采用集中式线圈。
较佳地,所述转子由导磁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转子上凸极的数量为8~14个。
较佳地,所述转子为直极或斜极。
较佳地,所述转子的外径到所述H型铁芯的轭部导磁桥的外侧边缘的距离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如下优点:
1.保留了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带载能力强、可获得高度正弦反电势等优点;
2.因为只能弱磁,故无需额外铜耗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气隙磁密、转矩等;
3.调磁性能较好;
4.加工较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c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磁链随励磁电流变化图。
图中:11-H型铁芯、12-永磁体、13-轭部导磁桥、20-转子、21-凸极、30-电枢线圈、40-励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如图1所示,包括定子和转子20,所述转子20上均匀分布若干凸极21,所述定子包括12个H型铁芯11、12个切向充磁的永磁体12、电枢线圈30和励磁线圈40,所述H型铁芯11与所述永磁体12交替排列,所述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2的充磁方向相反(图1中白色箭头所示方向),所述励磁线圈40绕置于所述H型铁芯11的轭部导磁桥13上,且相邻的两个轭部导磁桥13上的励磁线圈40施加的励磁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电枢线圈40绕置于相邻的两个H型铁芯11和中间所夹的永磁体12组成的定子极上。本发明保留了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优点,无需额外铜耗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气隙磁密、转矩等,且调磁性能好,加工容易。
较佳地,每个所述励磁线圈40依次串联连接组成励磁绕组;沿十字交叉线对应分布的四个电枢线圈30组成电机的一相,每相中的电枢线圈30依次串联连接,具体地,电枢线圈30中的A1、A2、A3、A4组成A相电枢绕组,电枢线圈30中的B1、B2、B3、B4组成B相电枢绕组,电枢线圈30中的C1、C2、C3、C4组成C相电枢绕组。如图2a~2c所示,当励磁线圈40中通入励磁电流If时,相邻的两个电枢线圈30:一个磁链增加,另一个磁链减少,每相的合成磁链随着励磁电流If(无论通电电流是正向或反向)的增大而减少,从而实现了调磁(弱磁)功能;在励磁线圈40不通电时,获得最大的磁链幅值。
较佳地,所述电枢线圈30和励磁线圈40均采用集中式线圈,以减少端部铜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动机
- 下一篇:线圈双主轴自动绕线装置及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