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络逐瘀生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26701.7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4547085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张芳;毛昕;张杰;张洪佑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14 分类号: A61K36/714;A61K9/70;A61P29/00;A61K35/64;A61K35/02;A61K35/36
代理公司: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代理人: 傅培
地址: 266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通络逐瘀生骨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熬制方法、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尤以中老年人发病率高。由于肝肾不足,痰滞血瘀,骨坏死亦很常见,尤以股骨头坏死多见。由于气血不足,生理失调,筋骨随年龄增长而退化,致肌筋拘挛、僵硬,骨质增生,造成临床症状。由于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因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对于以上病症尚无特效疗法,现有疗法包括:

1.内服药物,多为舒筋活血、止痛药物,不仅效果欠佳,而且常服或服之不当,可产生消化道的刺激症状,甚或造成溃疡、出血,有些药物还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对特殊情况下的病人还不宜使用。

2.外用药物,如熏蒸,水/乳剂/软膏外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效率和治愈率都不理想,且又各有不足之处:(1)熏蒸需要一定设备,费时较长,治疗时需停止正常生活和工作,且疗效无法持续,一旦停止治疗,则前功尽弃;(2)水/乳剂外涂,药物单纯,作用表浅,疗效不足;(3)目前用的膏药,大多药物单纯,如有的只能活血化瘀,有的只能续筋接骨,使用范围较窄,临床选症较为困难,而且多以治标为主,不少又因配伍欠当常致皮肤过敏。

由于广大病人的需要和目前针对此症的治疗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亟需一种标本兼治、且可广泛应用于此类症状的专用药剂。

发明内容

针对治疗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药效明显、适用范围广、大大减少过敏反应、除过敏外无任何禁忌,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的治愈率,而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络逐瘀生骨膏药,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5-15份红花,5-15份三七,15-25份土元,15-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川芎,15-25份龙骨,15-25份儿茶,15-25份川断,40-60份当归,40-60份穿山甲,40-60份杜仲,40-60份川乌,40-60份草乌,40-60份透骨草,70-90份骨碎补,70-90份大黄,40-60份象皮。

通络逐瘀生骨膏药的熬制方法:

(1)用1800-2200份香油将称好的药剂浸泡3-7天,得到药剂-香油混合物;其中夏季泡3-4天,春秋泡4-6天,冬季泡6-7天;

(2)将步骤(1)得到的药剂-香油混合物武火煮沸后中火加热30-45分钟,将药剂滤出得到一次药液;继续武火煮沸一次药液后中火加热20-35分钟;

(3)加热完毕,待油温降至200-250℃,在文火和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加入800-1200份黄丹,继续文火加热和搅拌直至液体变为黑色膏状;

(4)当步骤(3)得到的黑色膏状物的温度降至100-120℃时,将其转入5-30℃的冷水中,待黑色膏状物凝结为固体后取出,即得到通络逐瘀生骨膏药。

通络逐瘀生骨膏药的使用方法:将黑色膏药隔水加热至膏状变成液体,将液体均匀涂在布上,敷于患处,每3天一贴。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经脉喜温而恶寒,遇寒则气血涩滞经脉,得温则气血通利。多数颈肩腰腿痛是由于局部受寒或受风湿侵淫经脉导致脉络不通而见疼痛。本发明所述的通络逐瘀生骨膏药以川乌、草乌为主药,其味辛性热,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的功效;辅以穿山甲,其性专行散,能活血化瘀、散风通络,并且与当归、乳香、没药、土元、三七、川芎、红花以及川断共同加强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同时以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和止痛。诸药合用,内达外透,对风寒湿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方中各味药物的药理作用:

1.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治瘀血作痛、痈肿和跌扑损伤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2.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和跌仆肿痛。

3.没药:具有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跌打淤血肿痛、痈疽肿痛和胸腹诸痛;外用可治疗疮口久不收敛。

4.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和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和痈疽疮疡。

5.川断:又名续断,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具有强筋骨、续筋接骨和活血祛瘀的功效。主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和痈疽疮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