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6829.3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琦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陈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共用 排气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住宅共用排气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住宅的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将横截面呈封闭式的薄壁管穿过房间阴角处楼板上预设的洞口叠加形成(这种封闭式的薄壁管在制作时可以整体一次性成型,也可以先生产板块再进行二次组装封闭),另一种由横截面呈开放式的薄壁构件穿过房间阴角处楼板上预设的洞口并与阴角壁面围合叠加形成。
对于第一种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虽然看似简单,将各个薄壁管叠加即可,但是在实际成型时存在以下缺陷:
一、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
二、高层、超高层住宅排气管道截面大,重量重,装卸、安装人工劳动强度高(因不适合机械施工安装,需由年轻力壮的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人难找、成本高、安全风险大。
三、管道质量差。生产厂家只有将管道中间部分做薄,以减轻管道重量才能克服安装困难,但因厚度太薄,发生火灾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安装质量难保障。安装过程中,因靠阴角两墙面管壁破损修复困难、上下端对接不易封堵,容易造成排气道密封不严产生漏烟气现象。
而第二种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由横截面呈开放式的L形或其他呈开放形式的薄壁构件穿过房间阴角处楼板上预设的洞口并与阴角壁面围合叠加形成的排气道,因无国家行业标准与建筑标准图集支持,而暂未获得设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共用排气道存在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先于房间阴角楼板预留洞口处的两壁面贴靠固定第一L型薄壁构件;
S2:再于所述第一L型薄壁构件外侧对接第二L型薄壁构件,所述第一L型薄壁构件与所述第二L型薄壁构件对接围合成型排气道。
在步骤S1中,安装第一L型薄壁构件时,起始层安装第一L型薄壁构件,然后再执行步骤S2,即再安装该层对应的第二L型薄壁构件,然后,多次重复S1、S2由下至上逐层安装各楼层的两L型薄壁构件最终成型所述的垂直共用排气道;或者,先多次重复S1步骤由下至上将各楼层的第一L型薄壁构件叠加固定,然后再多次重复S2步骤由下至上对应固定各楼层的第二L型薄壁构件,即将第二L型薄壁构件由下至上叠加与第一L型薄壁构件对接围合最终成型所述的垂直共用排气道。
可选地,当各楼层的排气道由至少两个第一L型薄壁构件与至少两个第二L型薄壁构件对接成型时,在成型各楼层的排气道时,先执行步骤S1,固定第一个第一L型薄壁构件,然后再执行步骤S2,即再固定与第一个第一L型薄壁构件对接的第一个第二L型薄壁构件,然后,多次重复S1、S2步骤成型该楼层的排气道;或者,先多次重复S1步骤由下至上将该楼层的至少两个第一L型薄壁构件叠加,然后再多次重复S2步骤由下至上对应将该楼层的至少两个第二L型薄壁构件叠加,最终成型该楼层的排气道。
可选地,在每次连续执行S1、S2步骤时,在S1步骤中将第一L型薄壁构件与房间阴角之间缝隙用浆料封堵;或者,在多次重复S1、多次重复S2时,在每次S1步骤中将第一L型薄壁构件与房间阴角之间缝隙用浆料封堵。
可选地,在每次连续执行S1、S2步骤时,在S2步骤中将第二L型薄壁构件与该层楼板之间缝隙用浆料封堵;或者,在多次重复执行S1、多次重复执行S2时,在每次S2步骤中将第二L型薄壁构件与该层楼板之间缝隙用浆料封堵。
可选地,第一L型薄壁构件和/或第二L型薄壁构件对接处纵向设有折边,折边与阴角墙面夹角采用浆料堵塞。
可选地,第一L型薄壁构件与第二L型薄壁构件之间对接采用浆料和/或金属件连接。
可选地,第一L型薄壁构件或第二L型薄壁构件上开设进气口。
本发明中提供的垂直共用排气道成型工艺的有益效果为:
一、将薄壁管拆分成两个L型薄壁构件,单个L型薄壁构件的重量减轻一半,在装货时不仅吊装成本减少,而且L型薄壁构件可以叠置,占用空间小,堆场及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二、单个L型薄壁构件重量轻,一般工人能安装,人工成本降,安全风险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琦,未经张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插口型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