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7177.5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于盛旺;高洁;于宗旭;郑可;刘小萍;钟强;黑鸿君;申艳艳;贺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23C30/00;C23F1/4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金刚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CVD)自支撑金刚石膜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在机械加工、热沉领域、光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其他诸多高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工业化生产自支撑金刚石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一定厚度(一般>5mm)的钼圆片作为基片材料,采用热丝CVD法、直流喷射等离子体CVD法、热阴极等离子体CVD法、微波等离子体CVD法等进行金刚石膜的沉积。当金刚石膜达到所需厚度后结束沉积,冷却过程中金刚石膜和钼基片的收缩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会从基片上剥落下来,获得自支撑的金刚石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金刚石在钼基片上有非常高的形核率,与其他基片材料相比形核时间较短;金刚石膜能够自己剥落,无需外力或化学腐蚀;基片不会出现明显的消耗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但是,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制备较厚的自支撑金刚石膜,在制备当金刚石膜较薄(<0.5mm)时,容易出现局部裂纹或贯穿性裂纹。所制备的自支撑膜的面积越大,裂纹出现的几率越高。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一定厚度(一般2-5mm)的Si单晶圆片作为基片材料,同样采用热丝CVD法、直流喷射等离子体CVD法、热阴极等离子体CVD法、微波等离子体CVD法等进行金刚石膜的沉积。当金刚石膜达到所需厚度后结束沉积,使用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溶液将Si完全腐蚀后获得自支撑金刚石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冷却过程中因金刚石膜和Si基片的收缩量差别较小,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局部裂纹或贯穿性裂纹的出现,能够制备较薄的自支撑金刚石膜。但是,使用Si做沉积自支撑金刚石膜的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片不可重复使用,增加了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制备成本;二是腐蚀Si基片时释放的废气和产生的废液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采用CVD法使用钼作为基片制备自支撑金刚石膜时容易出现裂纹,而使用Si作为基片时不可重复使用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制备自支撑金刚石膜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钛涂层制备:取厚度为3-5mm的硅基片,用去离子水和丙酮分别超声清洗干净并用热风吹干,使用磁控溅射方法或双辉等离子体渗金属方法,在硅基片的上表面及侧表面上制备一层厚度为10-20 μm的钛金属涂层;
2)钼涂层制备:使用双辉等离子体渗金属方法,在硅基片上表面的钛金属涂层上再制备一层厚度为2-4μm的钼金属涂层;
3)金刚石膜的制备:使用粒度为3-10μm的金刚石粉研磨硅基片上表面的钼金属涂层表面,对钼金属涂层表面进行粗化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和丙酮分别超声清洗并用热风吹干,最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硅基片上表面的钼金属涂层表面制备金刚石膜;
4)酸洗:将制备了金刚石膜的硅基片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0-12%、温度为50-60℃的草酸溶液中,去除硅基片上的钛金属涂层,使硅基片与金刚石膜分离;
5)后处理:使用抛光机研磨金刚石膜的形核面,去除残留的金属涂层(钛、钼金属涂层)及碳化物,即获得自支撑金刚石膜;清洗硅基片并回收后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在步骤1)的钛涂层制备过程中,硅基片的上表面及侧表面均暴露在等离子体中,使钛金属涂层将这些部分均匀覆盖。
在步骤2)的钼金属涂层制备过程中,使用石墨环将硅基片套在中间,使钼金属涂层仅覆盖在硅基片上表面的钛金属涂层上,避免硅基片侧表面的钛金属涂层上被溅射上钼金属涂层。
在步骤3)的金刚石厚膜制备过程中,将涂有钛金属涂层和钼金属涂层的硅基片放置在带凹槽的钼模中,凹槽的直径和深度与硅基片的直径和厚度相同,从而使金刚石厚膜只在硅基片上表面的钼金属涂层上沉积,避免在硅基片侧表面的钛金属涂层上沉积。金刚石厚膜的具体制备方法有:热丝CVD法、直流喷射等离子体CVD法、热阴极等离子体CVD法、微波等离子体CVD法。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硅基片表面预沉积钛/钼复合金属涂层,钛金属涂层与硅基片形成化学键结合,钼金属涂层与钛金属涂层呈冶金结合,因此整个过渡层与硅基片能保持良好的结合强度,因钛/钼复合金属涂层的厚度较小,金刚石膜沉积结束的冷却过程中其收缩量较小,所以能够避免自支撑金刚石膜中裂纹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SCZ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引物及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连续震击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