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装备及组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7775.2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服群;李凯原;张智良;李闪;冯维力;刘芳佞;熊昌贵;李徐立;郑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浓度 有机 废水 ro 浓缩 装备 组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去除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RO浓缩液中色素、氨氮、COD等污染物的装备及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垃圾填埋场、电镀、印染、钢铁工业、化工、食品和制药等行业的废水处理或回用中获得重要应用。如反渗透技术在得到70%~80%合格再生水时,还产生了约30%的得浓缩液。如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其中之一的垃圾渗滤液浓液,污染物高度浓缩,含盐量高(其中CL-为2400~2800 mg/L),硬度大,COD约为1800~2400mg/L,NH3-N在40mg/L~65 mg/L之间,B/C小于0.1,色度远大于100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大多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或是回喷至垃圾填埋场,对市政管网及产生浓缩液的污水处理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危害。RO浓液的处理成为当今环境治理的一个难题。
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处理方式的研究报道主要有化学氧化、吸附分离、物化混凝、湿法氧化、土地法(含填埋场回喷)、光催化氧化、电-Fenton、电化学氧化、特种功能菌培养等。
脉冲电解通过不断地对电极重复“供电—断电—供电”的过程达到提升氧化还原、传质、吸附、脱附的速率,电解效率提高。但单一使用脉冲电解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系统浓缩液时电解周期长、成本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不高,出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为解决单一使用脉冲电解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系统浓缩液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种脉冲电解处理RO浓缩液的设备及方法,申请号201410025931.7,该申请工艺流程是RO浓缩液→Fenton预处理池→一级沉淀池→脉冲电解池→二级沉淀池→达标排放,脉冲电解池内加入Fe3O4粉末进行电解,采用Fe3O4协同脉冲电解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处理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含盐量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套装备及组合工艺,对Fe3O4协同脉冲电解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去除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中的COD、NH3-N、色度等,使污染物得到有效降解,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同时能耗大幅度降低。
本发明涉及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RO浓缩液的装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Fenton预处理池、膜系统分离设备、脉冲电解池、磁性沉淀池。
所述膜系统分离设备,以管式内涂膜为主体,内涂膜管由面板固定,在固定面板上设置管道泵、流量计、压力表、安全液位自控阀、进出水管网等。
所述脉冲电解池,包括电解池、电极、脉冲电源、示波器;电解池是由两个水池和两个水槽组成的倒“工”字形中间空心的电解池,在两个水池内分别设置循环泵,在两个水槽的四壁分别紧贴安装两组正、负电极,每个电极上端与脉冲电源连接,示波器连接在电源正、负电极;电解池内加入Fe3O4粉末;池体周围安装浊度仪、pH计、电导率仪、温度计。
所述脉冲电解池内装的正、负电极分别为钌铱涂层电极和钛电极。
所述磁性沉淀池,沉淀池壁外层分段安装软铁和缠绕线圈组成的磁性体,每段磁性体产生各自独立的电磁场;每段磁性体的两端连接焊板和控制开关。
沉淀池壁外层安装的磁性体,能产生电磁场。该磁性体由线圈缠绕外围,线圈分为多个独立段,每一段线圈的两端均连接在焊板上,焊板与外接电源连接设置开关,通过开关控制线圈的工作时间,形成梯形工作时间,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所述Fenton预处理池与膜系统分离设备之间设置调节池,即为膜系统分离设备的前调节池;在膜系统分离设备与脉冲电解池之间设置调节池,即为膜系统分离设备的后调节池;在膜系统分离设备的前调节池下部出口设置污泥池。
在所述磁性沉淀池的下部出口连接管路上设置阀门,一端通向污泥池,另一端连接Fe3O4回收池。
在所述膜系统分离设备的膜管进口前设置进水端;在膜系统分离设备的膜管出口后设置浓水端、清水端;进水端、浓水端连接膜系统分离设备的前调节池;清水端连接膜系统分离设备的后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