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7799.8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蒋青;任行帆;杨浩澜;张佳星;杨忠东;田燕;黄锐;夏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次 分析 无线网络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的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同时,考虑用户对网络的要求,根据用户对网络成本和效益喜好的不同,做出不同的网络判决结果,使用户获得最高的满意度。首先分析候选网络的可用属性,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然后根据不同的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构造表述属性相对重要程度的判决矩阵,从上述判决矩阵中根据成本性和效益型属性参数选取两个子判决矩阵,分别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网络优劣排序结果;最后根据用户对网络成本、效益的倾向程度,做出最终的网络判决结果,选择最合适的网络作为切换目标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不同网络技术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能够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所谓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并不仅是建设一个新的具备各种完善功能的网络,而且需要考虑在多种无线网络之间保持连续的通信,这就需要这些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共存。由于各种无线网络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容量、覆盖范围和移动性支持能力等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长处,仅仅一种无线网络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网络融合变得十分的重要。在未来的异构融合的网络中,旧的接入技术要向新的技术发展,同时新的技术也不断涌现,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重叠,形成重叠覆盖的网络场景。
传统的蜂窝网络,小区间的切换采用同一种接入技术,称之为水平切换。不同的是,异构网络之间的切换,大多数采用的是不同的接入技术,为了同传统的切换技术加以区别,被称为垂直切换。垂直切换技术相对于水平切换技术来说,对整个切换系统的要求更高,并且实现过程更加复杂。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在业务类型、收费标准、服务范围和网络性能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的切换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异构网络的场景,异构网络的切换需要联合控制,需要参考更多的判决因素,包括网络覆盖范围、信号强度、业务带宽、网络负载等,异构网络中的决策变成了一个多属性决策的问题。异构网络中常用的多性决策方法有简单加权法(SAW)、乘法指数加权法(NEW)、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方法(TOPSIS),还有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模糊逻辑等。这些方法中大多需要计算出各种网络属性的权重,再通过参数对网络性能进行排序得到最优网络。
目前,大多提出的异构网络切换判决算法中,最终选择的是最优的网络,而并不是最合适的网络,很多时候最优并不代表最合适,这主要是因为算法没有考虑用户本人对网络的倾向。但是异构网络中用户对网络倾向是网络判决时的最重要的因素,不考虑这一因素所做出的判决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同。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考虑用户倾向的异构网络判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复杂网络选择系统中的各属性元素进行分析,根据成本和效益是相互矛盾的这一关系,网络判决中考虑的参数包括成本性和效益型两类,分别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候选网络进行排序,再综合用户对成本和效益的倾向,选择最合适网络,作为切换目标网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首先分析候选网络的可用属性,构造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然后根据不同的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构造表述可用属性相对重要程度的判决矩阵,将属性中的参数分为成本性和效益型两类,选取上述判决矩阵中两类参数构造的两个小判决矩阵,两个判决矩阵分别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网络优劣排序结果;最后根据用户对网络成本、效益的倾向程度,做出最终的网络判决结果,选择合适的网络作为切换目标网络。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