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转运阳极板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8020.4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5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谢钿生;徐求知;田勇;谢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B66C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运 阳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运阳极板的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为了方便吊运阳极板1,阳极板1的上边两端设置凸耳,凸耳包括向板体外部延伸的外凸耳1a和向板体中部相向延伸的内凸耳1b,外凸耳1a一方面用于担置在电解槽两槽壁上并与导电排接触通电,另一方面是用于担置在行车的机械插板上以便吊运,但是阳极板1的外凸耳1a有时会发生断裂现象,或者说行车运行出现故障时,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此时阳极板1的内凸耳1b就会用于起吊转运,具体的,吊绳2的下端设置有钩环3,吊绳2呈八字形或开口向下的V形,这样在起吊时,两吊绳2通过钩环3作用在内凸耳1b上的拉力在铅垂方向有向上的分力,同时还有彼此相向的水平分力,正是该水平分力的作用将会出现钩环3与内凸耳1b脱离的现象,造成生产与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阳极板的可靠吊运,这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高、能够可靠转运阳极板的吊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转运阳极板的吊具,包括左、右两个钩环,两钩环分别吊挂于阳极板的上边两端设置的内凸耳上,其特征在于:两个钩环作用在阳极板的内凸耳上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彼此相向的分力为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两钩环作用在阳极板的内凸耳上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彼此相向的分力为零,如此即可杜绝钩环向内凸耳的悬置边缘倾斜,这样可以避免吊运阳极板的过程中钩环从阳极板的内凸耳上脱离,从而有效保证阳极板转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吊具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外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4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转运阳极板的吊具,包括左、右两个钩环10,两钩环10分别吊挂于阳极板A的上边两端设置的内凸耳A1上,两个钩环10作用在阳极板A的内凸耳A1上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彼此相向的分力为零,具体如图2-3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两钩环10作用在阳极板A的内凸耳A1上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彼此相向的分力为零,如此即可杜绝钩环10向内凸耳A1的悬置边缘倾斜,也就是说向阳极板A上边的中部倾斜,这样可以避免吊运阳极板A的过程中钩环10从阳极板A的内凸耳A1上脱离,从而有效保证阳极板A转运的安全性。优选的,两个钩环10作用在阳极板A的内凸耳A1上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彼此相背的分力大于或等于零,如图2-3所示,也就是说,吊绳20向上拉起时,钩环10作用在内凸耳A1上的拉力在铅垂方向有向上的分力,同时还有彼此相背的水平分力,这样钩环10向靠近内凸耳A1的固定端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吊运阳极板A的过程中钩环10发生脱离现象。
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吊具还包括杆/管体,杆/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31、41,第一、第二通孔31、41的距离大于阳极板A上的两内凸耳A1之间的距离,吊绳20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第二通孔31、41再与钩环10相连接。由于杆/管体的支撑作用,可以调整布置在吊绳20两端的钩环1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钩环10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与吊绳20的端部相连的铁环,也可以如图3所示,所述钩环10是由吊绳20的端部绕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管体将两钩环10之间的距离增加至大于阳极板A上的两内凸耳A1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作用于两钩环10处的吊绳20呈向下收口的倒八字形,如此即可保证吊绳20向上拉起时,钩环10作用在内凸耳A1上的拉力具有彼此相背的水平分力,具体的,该水平分力无需太大,只要大于或略接近于零即可,总体原则是不能产生水平相向的水平分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重力向量和角速度向量的汽车变道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性卷材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