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8336.3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殿宇;潘明喆;杜华楠;江连洲;王立琦;赵丹丹;周爽;梁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化脂质酰基 转移酶 大豆 脱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脂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油脂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混合物,由于植物油种类及其质量的不同,油脂中磷脂的含量差异较大。油脂精炼脱除磷脂等胶质是油脂加工的基本过程,也是必需的过程,因为油脂中磷脂存在会给油脂的精炼过程及最终的产品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尤其对油脂物理精炼的影响更大。脱胶是脱除油脂中含有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在脱除的胶质物中,主要是磷脂和与磷脂结合钙、镁、铁微量金属及其它杂质。其中大豆毛油含有3%左右磷脂,它们对油脂制品风味性和稳定性,及在使用时与油的起泡现象等均有直接关系,此外,脱胶工艺效果对其后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工艺也有一定影响。
酶法脱胶是油脂精炼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在提高油脂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游离磷脂酶存在价格昂贵,不易回收,催化水解条件苛刻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磷脂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酶是指将酶负载在某适宜的载体上,并保持酶催化活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呈现操作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 可多次重复使用、 操作连续可控和工艺简便等优点。
油脂脱胶旨在脱除油脂中的磷脂,油脂中的磷脂分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较易脱除,而非水化磷脂需要进行处理,使其转化成亲水性较强的物质后进行脱除。脂质酰基转移酶为一种磷脂酶A2(PLA2),磷脂酶A2可以将非水化磷脂水解成溶血磷脂,溶血磷脂的亲水性显著增强,从而可以通过加水混合后离心的方法将其从油脂中分离。海藻酸钙、壳聚糖是最为常见的包埋材料,因此可用其来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应用于大豆毛油脱胶,对脱胶条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出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条件的最佳工艺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大豆毛油精制过程中非水化磷脂不易脱除,游离磷脂酶存在价格昂贵,不易回收,催化水解条件苛刻、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应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以磷含量为指标,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 pH 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此时得出海藻酸钙-壳聚糖固定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最佳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用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工艺参数的确定:不同工艺参数对脱胶油的磷含量的影响,选取脱胶温度分别为40~60℃五个水平,选取起始pH分别为4.5~6.5五个水平,选取反应时间分别为2~6h五个水平,选取固定化酶添加量分别为0.05~0.4g/kg五个水平;步骤二、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对四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以脱胶油的磷含量为考查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选取脱胶温度分别为45~55℃三个水平,计算脱胶油的磷含量。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选取起始pH分别为4.5、5.0、6.0三个水平,计算脱胶油的磷含量。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选取反应时间分别为3、4、5h三个水平,计算脱胶油的磷含量。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选取固定化酶添加量分别为0.05g/kg、0.1g/kg、0.2g/kg三个水平,计算脱胶油的磷含量。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固定化脂质酰基转移酶对大豆毛油脱胶的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验证,验证试验为检验回归分析所得结果的可靠性,按照上述整理值进行3组验证性试验,得到的脱胶油的磷含量平均值。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良好拟合性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所得出的回归方程可以很好的反映脱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固定化酶添加量与磷含量的关系。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和型衣物清洗剂
- 下一篇:一种汽爆及乙醇辅助提取玉米胚芽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