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片材及使用其而成的装饰树脂成形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8815.5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信雄;竹内绘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18 | 分类号: | C08J7/18;C09D169/00;C09D175/14;C09D183/04;C09D1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使用 树脂 成形 | ||
本发明提供具有兼具耐划伤性和三维成形性的表面保护层的装饰片材,所述装饰片材为:在基体材料上至少具有表面保护层,其表面保护层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A)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且质量比(A)/(B)为(98/2)~(70/30);以及在基体材料上至少具有表面保护层,其表面保护层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丙烯酸硅酮(甲基)丙烯酸酯(C)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且质量比(C)/(B)为(50/50)~(95/5)。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1月28日、申请号为201180065846.8的中国发明申请“装饰片材及使用其而成的装饰树脂成形品”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保护层的装饰片材,所述表面保护层包含特定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背景技术
通过在成形品的表面层叠装饰片材来进行装饰的装饰树脂成形品在车辆内装部件等各种用途中使用。作为这样的装饰树脂成形品的成形方法,有利用真空成形模将装饰片材预先成形为立体形状,将该成形片材插入注射成形模,将流动状态的树脂向型内注射并将树脂和成形片材一体化的插入成形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使注射成形时插入模具内的装饰片材与模槽(cavity)内所注射注入的熔融树脂一体化,在树脂成形体表面实施装饰的注射成形同时装饰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出于提高表面的耐划伤性的目的,上述装饰树脂成形品设置表面保护层。然而,在上述装饰树脂成形品的成形方法中,对插入成形法而言,在利用真空成形模将装饰片材预先成形为三维(立体)形状的过程中,对注射成形同时装饰法而言,在装饰片材预成形时或者熔融树脂注射时以沿模槽的内周面的方式延伸而密合的过程中,装饰片材通过真空压合(圧空)作用或者通过熔融树脂的压力、剪切应力引起的拉伸等伸展为沿模具形状所必需的最低量以上,因此,存在在成形品的曲面部的表面保护层产生裂纹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如下尝试: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表面保护层,提高形成装饰片材的表面保护层的树脂的交联密度,由此使装饰树脂成形品的表面的耐磨性及耐划伤性提高,但仍然存在成形时在成形品曲面部产生裂纹的问题。
另外,尝试了如下方法: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表面保护层,在装饰片材的阶段形成半固化状态,在装饰成形后使其完全固化(参照专利文献4),但含有未固化树脂成分的表面保护层容易损坏,操作困难,存在未固化树脂成分附着于模具而引起的模具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有在半固化状态的表面保护层上设置保护膜的方法,但制造变得繁杂,同时,也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因此,期望兼具耐划伤性和三维成形性的表面保护层。
可是,已知有含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5~10),有插入成形用装饰片材的表面透明片材的背面的内侧着色片材使用少量含有黄变型聚碳酸酯系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例子(专利文献11),但没有装饰片材的表面保护层使用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
另外,丙烯酸有机硅树脂具有使丙烯酸聚合物链通过硅氧烷键牢固地交联而成的结构,具有耐气候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优异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外装用涂料。但是,在出于提高树脂成形品的表面的耐划伤性的目的作为表面保护层使用的情况下,有时所形成的皮膜变硬变脆,产生裂纹。为了防止该裂纹,在将丙烯酸有机硅树脂用作表面保护层的情况下,对真空成形后的插入成形用片材、或者注射成形后的树脂成形品进行紫外线固化等固化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14)。
然而,对三维加工后的成形品进行固化处理的情况繁杂,经济性差,也难以进行均匀的固化处理。
因此,期望可保持丙烯酸有机硅树脂的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并兼具三维成形性和耐划伤性的表面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