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945.0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7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穆凤扬;穆凤文;穆凤鸣;马凯;张守良;马宪东;吴迪;郭晓康;邱飞;井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蕴结 腹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腹部在中医上位属中焦,腹痛一症有因外邪直中太阴而犯,有因饱食阻其中焦运转之力而作,有因元气太微而致,亦有因肝郁克土而致,治疗时需认清病症,辩证分析,合理组方方能达到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腹痛一症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陪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赤芍10-15份、甘草3-9份、地黄12-20份、延胡索12-20份、柴胡20-30份、知母6-12份、三棱10-15份、莪术10-15份、当归6-12份、泽泻12-18份、茯苓20-30份、川楝子8-15份、吴茱萸15-25份、大血藤10-15份、黄柏15-25份。
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赤芍12份、甘草6份、地黄15份、延胡索15份、柴胡25份、知母9份、三棱12份、莪术12份、当归9份、泽泻15份、茯苓25份、川楝子12份、吴茱萸20份、大血藤12份、黄柏20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组方分析:湿热蕴结,湿指中焦土湿,热为郁热,湿热蕴结于中焦,则中焦失其运化之功,肝木不升,久而化郁,肝郁则血瘀、气滞,木郁克土犯其中焦而致疼痛。故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三棱、莪术、破血行气,赤芍、延胡索、大血藤散瘀理气,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以茯苓泄中焦之湿,泽泻导湿热由下而出。邪热生则阴液亡,取知母、当归、地黄补血滋阴,更以黄柏之苦寒之性泄其邪热。上述诸药合用,中焦水去、邪热尽消,肝郁得解,更以山茱萸收敛正气,补益肝肾以温下焦之水,下焦水温、中焦润燥则肝木舒畅必不侵犯中土,腹痛一症自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药物具有药效持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用药简单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陪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赤芍15g、甘草9g、地黄20g、延胡索20g、柴胡30g、知母12g、三棱15g、莪术15g、当归12g、泽泻18g、茯苓30g、川楝子15g、吴茱萸25g、大血藤15g、黄柏25g。
在本实施例中,为对药物进行毒性试验,各原料药物的重量份取其最大重量份进行试验,毒性试验分为急性毒性实验及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如下:
急性毒性试验:为方便对小白鼠进行投药喂食,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汤汁进行浓缩雾化造粒得到中药颗粒。将中药颗粒溶解在蒸馏水中,以临床日用量的170倍给小白鼠投药喂食,观察7日。结果所有小白鼠的活动、饮食、毛发未见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口腔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该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颗粒对小鼠按16.65g生药/kg溶解在水中,对小鼠连续用药14周,每天2次,及停药2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试验小白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采用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4周及停药2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陪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赤芍12份、甘草6份、地黄15份、延胡索15份、柴胡25份、知母9份、三棱12份、莪术12份、当归9份、泽泻15份、茯苓25份、川楝子12份、吴茱萸20份、大血藤12份、黄柏20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如下:
腹痛患者268例,其中湿热蕴结型腹痛患者132例,判断依据:外感风寒之邪所致腹痛必有头痛、发热等症可凭,饱食阻其中焦运化之力的患者则必有饱满、腹胀、呕腐等症可凭,将上述症状患者排除后,剩余患者采用脉诊诊断,其多为左关脉数、涩,右关滑利,脉证其体内湿热蕴结,又凭患者多不思饮食、易烦易燥,食冷则加剧,腹痛多为长期腹痛,断为湿热蕴结型腹痛。
在132例湿热蕴结型腹痛患者中,男67例、女65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2.5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未经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