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947.X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栾奕;禹杰;齐悦;彭雄;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B01D53/02;C07F7/00;C07F11/00;C07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增强 金属 有机 框架 气体 存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
将金属源前驱体和有机配体溶解或分散于一定的溶剂中,根据不同需要加入添加剂,在室温或40~120℃条件下搅拌或超声10min~240min,然后在容器中温度为10~1000℃、无压力或压力为1MPa~1GPa条件下反应1~120h;将产物离心洗涤,在40~150℃下干燥2~72h后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金属源前驱体,有机配体和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50:1~50:0~50;
(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一锅”法合成后修饰及金属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分散于一定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后修饰试剂,在添加剂作用下,在室温或40~150℃下搅拌或超声反应2h~24h,步骤(2)与步骤(1)中的溶剂和添加剂相同;其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后修饰试剂和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20:5~80:10~100;随后在反应溶液中加入金属纳米粒子的前驱体溶液,在-5~100℃下搅拌或超声30min~240min,加入还原剂溶液反应30min~120min;将产物离心洗涤,将得到的粉末在40~120℃下真空干燥5~48h得到孔道中固载了金属纳米粒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纳米粒子前驱体和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50:1~50:4~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源前驱体包括:硝酸铬、氯化铬、硫酸铬、醋酸铬、硝酸锆、氯化锆、硫酸锆、醋酸锆、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醋酸锌、硝酸镍、氯化镍、硫酸镍、醋酸镍、硝酸钴、氯化钴、硫酸钴、醋酸钴、硝酸铁、氯化铁、硫酸铁、醋酸铁、硝酸铝、氯化铝、硫酸铝、醋酸铝、硝酸锰、氯化锰、硫酸锰、醋酸锰、硝酸钛、氯化钛,硫酸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配体包括有机羧酸配体和有机吡啶配体,有机羧酸配体包括: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苯六甲酸、2-磺酸基对苯二甲酸、2-硝基对苯二甲酸、2-氨基对苯二甲酸、2,5-二吡啶羧酸、2,2'-二羟基-1,1'-二苯基-4,4'-二甲酸、2,6-萘二羧酸、1,1':4',1″-三联苯-4,4″-二甲酸、2'-氨基-1,1':4',1″-三联苯-4,4″-二甲酸、2'-羟基-1,1':4',1″-三联苯-4,4″-二甲酸、2'-磺酸基-1,1':4',1″-三联苯-4,4″-二甲酸、2,2':5',2″-三吡啶-5,5″-二甲酸、1,1'-二苯基-4,4'-二甲酸、2-氨基-1,1'-二苯基-4,4'-二甲酸、2-羟基-1,1'-二苯基-4,4'-二甲酸、2-磺酸基-1,1'-二苯基-4,4'-二甲酸、2,2'-联吡啶-5,5'-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有机吡啶配体包括:哌嗪、吡嗪、三乙烯二胺、4,4'-联吡啶、1,3-二(4-吡啶)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金属源前驱体和有机配体溶解的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乙腈、甲苯、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气体存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氢氟酸、氢氧化钠、甲酸、醋酸、苯甲酸、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间苯三酚/甲醛和三嵌段共聚物、三乙胺,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修饰试剂包括:3,5-双(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1,3-丙磺内酯,2-甲基氮丙啶,甲酰氯,乙酰氯,丙酰氯,碘甲烷,苯甲醛,氨基苯甲醛,水杨醛,2-吡啶甲醛,3-吡啶甲醛,吡啶-2-甲酰氯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9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