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特异性抗体HER2XCD3的构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954.X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飞;王涛;方丽娟;杨锦霞;马莹莹;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6 | 分类号: | C07K16/46;C07K16/30;C12N15/85;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程义贵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中国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特异性抗体 单链 单价 特异性结合 单链可变片段 肿瘤细胞表面 表面抗原 免疫细胞 药学用途 抗原 构建 抗体 轻链 重链 制备 申请 融合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本申请的双特异性抗体由单链单元和单价单元组成,其中该单链单元针对免疫细胞的表面抗原CD3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该单价单元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HER2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该单链单元包含与Fc片段融合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该单价单元包含轻链和重链对。本申请还提供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这些抗体的药学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antibody,BiAb)是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产生导向性的效应功能。BiAb在生物医学中,特别是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BiAb介导细胞毒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是当前免疫治疗应用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特点是BiAb能同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效应细胞上的靶分子,直接触发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以下是针对所研究的免疫细胞抗原和肿瘤细胞抗原,以及相关技术发展的一些背景技术介绍。
1.CD3
CD3分子由4个亚基组成:δ、ε、γ、ζ,其分子质量分别为18.9kDa、23.1kDa、20.5kDa、18.7kDa,其长度分别有171、207、182、164个氨基酸残基。它们一起组成6条肽链,常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紧密结合形成含有8条肽链的TCR-CD3复合体,结构示意图见图1。此复合体具有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稳定TCR结构的功能。CD3胞质段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TCR识别并结合由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导致CD3的ITAM的保守序列的酪氨酸残基被T细胞内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磷酸化,然后可募集其他含有SH2(Scr homology 2)结构域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如ZAP-70)。ITAM的磷酸化和与ZAP-70的结合是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过程早期阶段的重要生化反应之一。因此,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2.HER2
1981年Shih等(Shih C,Padhy LC,Murray M,et al.Transforming genes ofcarcinomas and neuroblastomas introduced into mouse fibroblasts[J].Nature,1981,290(5803):261-264.)首次从大鼠神经母细胞瘤基因组中克隆出癌基因neu,Slamon等(1987,Science 2;35;177-182)从人cDNA文库中分离出HER2基因。随后的序列分析和染色体谱分析发现neu和HER2为同一个基因,习惯上称为HER2/neu基因或c-erbB-2基因。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第2个成员,该家族属于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又称ErbB受体家族,其在许多正常和异常表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病情轻重与其活性大小密切相关。家族内共有四个受体:HER1,HER2,HER3和HER4。这些受体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异源或同源二聚体,激活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其中HER2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ER2的结构包括胞外生长因子的结合区,亲脂的跨膜区和带有调节羧基末端片段的胞内区。HER2受体胞内区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自身也具有若干酪氨酸残基Tyr磷酸化位点。特异性生长因子与HER2受体结合后可诱导二聚体化并激发受体的交叉磷酸化,磷酸化的受体可以把细胞外的生长信号迅速转导至核内,刺激控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