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1422.X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雷;胡健;董伟;陈晨;童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4 | 分类号: | C07D207/34;C07D405/06;C07D40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鸿儒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咯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13种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专利涉及如下式(1)~(13)共13种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吡咯作为一类重要的分子骨架,其最重要的衍生物是含有四个吡咯环和四个次甲基交替组成的大环,称之为卟啉族化合物。卟啉及其衍生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和能量转移的相关的重要细胞器内。比如动物体内的血红素(铁卟啉)(14),植物体内存在的维生素B12(钴卟啉)(15)和叶绿素(镁卟啉)(16),在血细胞载氧进行呼吸作用和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最近也有关于基于吡咯环骨架构建大分子的研究报道。2010年,William Fenical等人报道了海洋放线菌中的活性成分Nitropyrrolin A(17)的合成,他们利用吡咯作为起始原料,经过官能团化和手性诱导构建了这一天然产物。这一放线菌的亚种被证明是混合类异戊二烯次生代谢产物的丰富来源(H.C.Kwon,A.P.D.M.Espindola,J.S.Park,Alejandra P.D.,M.Rose,P.R.Jensen,W.Fenical.J.Nat.Prod.2010,73,2047–2052.)。
2013年,Patrick G.Harran[2]等人报道了天然产物(+)-Roseophilin(18)的合成,这一分子中含有两个吡咯环结构,分别来自两个吡咯环衍生物前体。类似这种结构的分子可以起到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拮抗剂的作用。2014年,Junichiro Yamaguchi[3]等人合 成了天然产物Lamellarins C和I(19),他们利用吡咯和芳基卤化物作为原料,利用金属Rh催化剂,在吡咯β位选择性的进行C-H键芳基化反应,合成中间体19,随后在醋酸钯和醋酸铜的作用下经过关键的分子内双C-H键偶联反应和相应的官能团修饰得到目标分子Lamellarins C和I(20)。Lamellarins是一类被认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家族,在医药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J.H.Frederich,P.G.Harran.J.Am.Chem.Soc.2013,135,3788-3791.K.Ueda,K.Amaike,R.M.Maceiczyk,K.Itami,J.Yamaguchi.J.Am.Chem.Soc.2014,136,13226-13232.)。
随着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大分子被合成出来,而含吡咯环的有机化合物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天然大分子的全合成中。这些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对制药工业和药理分析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本发明是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合成十三种2,3,4-三取代吡咯环的衍生物,其结构式如(1)~(13)所示,本发明合成的十三种2,3,4-三取代吡咯环的衍生物可以作为分子片段应用到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大分子合成当中,在制药工业和药理分析方面有着广泛潜在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通式如下:
R=Ph(I-a)、4-F-Ph(I-b)、4-Cl-Ph(I-c)、4-Br-Ph(I-d)、3-NO2-Ph(I-e)、4-F3C-Ph(I-f)、4-Me-Ph(g)、4-MeO-Ph(I-h)、2,4-Me2-Ph(I-i)、2-呋喃基(I-j)、2-噻吩基(I-k),环丙烷基(I-l)或甲基(I-m)。
2,3,4-三取代吡咯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底物A和TsNHBoc在丙酮溶剂中,以K2CO3做碱,常温反应得到中间体B,B在三氟乙酸作用下,用二氯甲烷做溶剂,脱去Boc得到底物C。
其中底物A的结构式为如下式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1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