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32105.X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强;王知博;傅朝栋;林丽敏;徐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 径流 收集 净化 再利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集装置、径流收集装置、回用装置、腔体(13)、排水区、工程土层(15)、活化装置(12);
所述的蓄集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平衡管(2)、通气管(3);
所述的回用装置包括:灌溉分支管道(14)、潜水泵(4)、灌溉管道(9);
所述的径流收集装置包括:径流收集管(10)、滤网(11);
所述的排水区包括:净化装置和排水装置;
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过滤层(7);
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填料(5)、排水管(8);
所述的活化装置(12)包括:带槽管(16)、活化剂(17);
径流收集装置中的多个储水容器(1)通过平衡管(2)和通气管(3)相连,储水容器(1)通过径流收集装置的径流收集管(10)连通至地表,排水区位于储水容器(1)上方的腔体(13)中,净化装置中自上而下依次铺设过滤层(7)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过滤层(7)上方铺设工程土层(15),回用装置中的灌溉分支管道单元(14)埋设在工程土层(15)内并与灌溉管道(9)连通,灌溉管道(9)通过潜水泵(3)与储水容器(1)连通,活化装置(12)的带槽管(16)设置在灌溉分支管道(14)出水口,实现降雨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管(16)上设置有活化剂(17),活化剂(17)材料为负载在活性炭上的柠檬酸、抗坏血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容器(1)之间设有平衡管(2)和通气管(3)来均衡多个储水容器之间的水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由过滤层(7)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组成,过滤层(7)材料选取果壳、秸秆、活性炭、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材料选取填充质量分数为8%活性炭的高分子多孔载体的活性PVF泡沫填料。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装置由排水填料(5)和排水管(8)组成,经过净化的洁净的雨水进入排水层,通过排水管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填料(5)为碎石、卵石或沙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流收集管(10)上设置有滤网(11),过滤杂物以免堵塞雨水收集管道。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降雨时,部分雨水形成径流通过带有滤网(11)的径流收集管(10)进入位于地下的储水容器(1);另一部分雨水降落至地面并汇流到由混凝土构筑的腔体(13)中,该部分雨水部分被地表植被截流,另一部分下渗到工程土层(15),经过工程土层(15)的过滤后进入排水区,下渗水先经过过滤层(7)、然后经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最后经过排水填料(5)通过排水管(8)排入江河湖泊或地下水;
需水时,利用潜水泵(4)从储水容器(1)汲水,通过灌溉管道(9)送至地表的灌溉分支管道(14),储存的雨水从出水口流出时混入活化装置(12)内的活化剂(17),雨水回用时未被吸收的水分再次经过工程土层(15)进入到净化装置的过滤层(7)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最终进入排水层(5)通过排水管(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1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空气取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滑桩基坑开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