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110.0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健;孙玉虎;张艳允;谢建军;刘晓明;王金龙;贾文君;郭兰芬;游想琴;魏琼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配料 结构 优化 方法 | ||
1.一种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根据混合料中每种铁矿粉的含水量及高炉碱度平衡要求确定烧结混合料中每种铁矿粉、熔剂及燃料的配加量,并在此条件下进行烧结成矿,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烧结混合料中每种铁矿粉、熔剂及燃料的配加量之前进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准备:取第一种烧结用铁矿粉,干燥后制成干基铁矿粉,并测定其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
第二步、单种干基铁矿粉核粉比测定:将单种干基铁矿粉混匀缩分,然后按照10mm、0.63mm、0.2mm的粒级进行筛分,其中粒径在0.63mm~10mm范围的颗粒定义为核矿石,粒径小于0.2mm的矿粉称为粘附粉;分别测定干基铁矿粉的核比P核和粉比P粉,其中核比P核为干基铁矿粉中粒径为0.63mm~10mm核矿石重量百分数,粉比P粉为干基铁矿粉中粒径小于0.2mm粘附粉重量百分数;把核比P核和粉比P粉的比值定义为干基铁矿粉的核粉比;
第三步、单种干基铁矿粉液相流动性指数测定:取步骤二中粒径小于0.2mm的粘附粉,测定其液相流动性指数L粉;
第四步、重复第一步~第三步过程,分别测定第二种、第三种……第i种干基铁矿粉的核比、粉比及液相流动性指数;
第五步、混匀料配比结构优化:按照约束条件确定混匀料中每种干基铁矿粉的配比,其中约束条件中混匀料核粉比P控制水平为2.5±0.05;综合液相流动性指数L控制水平为2.47±0.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将铁矿粉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5℃,干燥时间1.5-3h。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铁矿粉取料方式为选择料堆的3~5个取料点进行取料并缩分混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单种干基铁矿粉的核粉比表示方法如下:P核=Q核/Q×100%;P粉=Q粉/Q×100%;
其中:Q核---单种干基铁矿粉中粒径为0.63mm~10mm铁矿粉的重量(单位:克);
Q粉---单种干基铁矿粉中粒径小于0.2mm粘附粉的重量(单位:克);
Q-----单种干基铁矿粉试样的总重(单位:克);
P核-----单种干基铁矿粉的核比(单位:%);
P粉-----单种干基铁矿粉的粉比(单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用于液相流动性指数测定的铁矿粉为每种干基铁矿粉中粒径小于0.2mm的粘附粉,测定仪器选择WSXT-01型铁矿粉基础特性试验装置,每种干基铁矿粉测定三次,以三次的平均值作为该干基铁矿粉液相流动性指数L粉。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配料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混匀料核粉比P的约束条件应满足如下条件:P=P核混/P粉混=2.5±0.05;
其中:P核混=∑P核i×Bi;P粉混=∑P粉i×Bi;
P核混---混匀料核比(单位:%);
P粉混---混匀料粉比(单位:%);
P核i---混匀料中第i种干基铁矿粉的核比(单位:%);
P粉i---混匀料中第i种干基铁矿粉的粉比(单位:%);
Bi------混匀料中第i种铁干基矿粉配比(单位:%),∑Bi=1;
混匀料综合液相流动性指数L的约束条件应满足如下条件:L =2.47±0.05;
其中:L=∑L粉i×Bi;
L粉i---混匀料中单种干基铁矿粉粒径小于0.2mm的粘附粉液相流动性指数;
Bi------混匀料中第i种干基铁矿粉配比(单位:%),∑Bi=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