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2361.9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解放;张旺;鞠文丽;党凡阳;任国焘;王惠;范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热化 设计 效果 评估 系统 方法 | ||
1.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系统由光源组件、平行光管组件、支撑平台、红外显微物镜、探测器、移动平台、高低温箱、电动位移平台、控制柜构成,其中:
所述光源组件与平行光管组件固定在移动平台上,可随移动平台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高低温箱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高低温箱内放置被测光学系统;
所述红外显微物镜和探测器固定在电动位移平台上;
所述控制柜内固定有测控系统和输出组件;
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红外光源经平行光管准直后,通过被测光学系统,会聚后成中间像,由红外显微物镜将其中间像成像在探测器焦平面上,探测器将落在其上的光能量转化为电信号送至控制柜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由红外光源和光阑盘组成,光阑盘位于红外光源与平行光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采用可控温黑体,温度范围为5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栏盘设有6个光栏孔和2个备用盲孔,光阑孔与备用盲孔呈轴对称等间距分布在光阑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栏孔的直径分别为1.0mm、0.5mm、2.85mm、4.93mm、0.2mm、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组件的焦距适用范围为100-1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组件采取消杂散光的封闭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显微物镜在整个视场范围内像方波面变形PV值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置于红外显微物镜的焦平面处。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系统进行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效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一、在常温下将被测光学系统装配在位于高低温箱内的结构件上,调整被测光学系统的高度使其光轴和平行光管组件的光轴对准平行,调整被测光学系统中的光学零件之间的间隔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将可光源组件设定在预定温度并待温度稳定,粗调移动平台,使红外显微物镜的工作面与被测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大致重合;
二、由光源组件提供一个红外点光源,点光源经平行光管组件之后变为平行光,平行光经被测光学系统汇聚和红外显微物镜引出、放大后到达探测器敏感面,探测器将落在其上的光能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送至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位移平台移动,使红外显微物镜的工作面与被测光学系统的焦面重合,得到所需的像点大小、像点形状及能量分布数据,记录在常温下测量得到的数据备用;
三、对常温下的成像质量测试完毕后,保持目标源的温度和大小不变,同时改变高低温箱的环境温度,使被测光学系统处于一定的高低温环境;
四、待被测光学系统的温度稳定后,向电动位移平台施加信号,使红外显微物镜与探测器焦平面相对位置不变,控制红外显微物镜和探测器的轴向移动,直到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由数据处理系统判定为最佳像面,当系统自动调焦完成后,红外显微物镜和探测器偏离零位,有一定的偏移量;
五、此偏移量即是在设定温度下被测光学系统的离焦量,记录和此时像点大小、像点形状及能量分布数据,比较在常温下测量得到的数据,即可知道被测光学系统无热化的设计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3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副车架试验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件光学测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