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2539.X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宣;连纪文;卓秀者;李勃;唐元春;陈奇太;庄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福建永福电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管 电力 架空 光缆 分布式 应变 应力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实现:
S1:在两个站点之间架设包括双管异构OPPC的线路,在其中一个站点内设置第一光纤配线架和监测装置,在另一个站点内设置第二光纤配线架,所述线路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引光缆引入对应的站点;所述新型OPPC包括:第一光单元和第二光单元,且沿所述新型OPPC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中心层和绞合层;在所述新型OPPC的中心层设置所述第一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光单元内置有至少一根没有余长紧套光纤;在所述新型OPPC的绞合层设置所述第二光单元,在所述第二光单元内置有至少一根有余长的松套光纤;所述导引光缆采用与所述新型OPPC中第一光单元和第二光单元同类型同数量光纤的ADSS或普通光缆;
S2:分别获取所述线路和两条导引光缆对应端口内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将所述线路一端和其中一导引光缆一端中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分别熔接,并将熔接后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盘绕固定在一接续盒内,且该接续盒设置在一终端塔上;将所述线路另一端和另一导引光缆一端中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分别熔接,并将熔接后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盘绕固定在另一接续盒内,且该接续盒设置在另一终端塔上;分别将两条导引光缆另一端分别对应成端于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和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用跳纤将所述第一光纤配线架与所述监测装置相连,用跳纤将成端于所述第二光纤配线架上的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进行连接,以构成一监测回路;
S3:启动所述监测装置,对所述线路中光纤应变进行实时全程连续测试,并每隔T秒自动记录和保存一组采集的应变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设置有温度及应变分离计算模块,并采用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线路的温度: ,采用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线路的应变:,其中L为光单元到监测装置的距离, 为第一光单元布里渊频谱分布信息、为第二光单元布里渊频谱分布信息,为第一光单元温度的变化量、为第二光单元温度的变化量,为第一光单元应变的变化量、第二光单元应变的变化量,为第一光单元布里渊频移温度系数、第二光单元布里渊频移温度系数,为第一光单元布里渊频移应变系数、为第二光单元布里渊频移应变系数。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单元布里渊频移温度系数、所述第二光单元布里渊频移温度系数、、所述第一光单元布里渊频移应变系数及所述第二光单元布里渊频移应变系数通过测试所述新型OPPC中第一光单元、第二光单元中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装置具有两个光端口,第一光端口具有发送连续激光信号功能,第二光端口用于发送脉冲激光信号,同时具有接收反馈的布里渊频谱信号功能;所述的监测装置从第二光端口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解调出光纤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型OPPC中还设置有铝包钢线和/或铝线;所述铝包钢线和/或铝线设置于所述新型OPPC的绞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管异构的电力架空光缆分布式应变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盒是一种能抗高压、绝缘性能良好的专用接续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福建永福电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福建永福电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5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