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的节能监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698.X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3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74;F24F11/80;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11597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调 节能 监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空调的节能监控方法,所述空调的机组内包括预热段、冷却段、加热段、加湿段四个空气处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预定区域内空气的温湿度参数,所述温湿度参数包括:新风温度T1,新风湿度D1,回风温度T2,回风湿度D2,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湿度D3,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湿度D4,所述加湿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5,所述加湿段之前的空气湿度D5,以及送风温度T6,送风湿度D6;
基于所述温湿度参数,通过比较送风的温湿度与回风的温湿度,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以及
基于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通过分析所述预定区域内空气的温湿度参数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所述四个空气处理段分别代表一种空气处理过程;
若所述空调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则呈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和/或根据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构建的运行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状况;
基于所述外部环境状况,通过分析所述预定区域内空气的温湿度参数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包括:
确定所述新风温度T1是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冬季环境。
若否,则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非冬季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比较送风的温湿度与回风的温湿度,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包括:
若所述送风温度T6大于所述回风温度T2,且所述送风湿度D6大于所述回风湿度D2,则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为增温增湿工作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包括:
若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所述冬季环境,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大于所述送风温度T6和/或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小于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则确定所述空调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以及
若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所述非冬季环境,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小于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则确定所述空调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比较送风的温湿度与回风的温湿度,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包括:
若所述送风温度T6小于所述回风温度T2,且所述送风湿度D6大于所述回风湿度D2,则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工作状况为降温增湿工作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空调是否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包括:
若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所述冬季环境,所述加湿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5大于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且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小于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和/或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大于所述回风温度T2,则确定所述空调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以及
若所述空调当前的外部环境状况为所述非冬季环境,所述加湿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5大于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且所述冷却段之后的空气温度T4小于所述冷却段之前的空气温度T3,则确定所述空调存在与所述工作状况不符的空气处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26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