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碳纤维、包括其的复合生态膜填料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3175.7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妹;林绚丽;霍石磊;白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5 | 分类号: | D06M15/55;D06M10/02;D06M10/06;D06M10/08;B32B27/12;B32B27/02;B32B27/32;B32B3/12;C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碳纤维 包括 复合 生态 填料 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碳纤维、包括其的复合生态膜填料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而载体填料是该技术的核心之一,它的材质和表面性能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进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根据填料的化学组成与来源可以分为无机填料、天然高分子填料、合成高分子填料、复合载体填料。其中,无机填料主要有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优点是无机载体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对微生物无毒性、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耐酸碱、成本低、寿命长等,缺点是水流阻力大,容易产生堵塞;天然高分子填料特点是无毒性,传质性能好,但其强度较低,在厌氧条件下易被微生物分解,使用寿命较短。合成有机高分子填料对微生物的腐蚀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凝胶载体还具有强度较大的优点。复合载体填料是以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组成的新载体材料,特点是容易分离。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生物膜填料为塑料合成的软性填料或弹性填料,这些填料表面比较光滑,抗水流冲击差,不适合微生物短期内挂膜成功。此外由于很多填料采用再生塑料合成,因此往往容易老化、破碎,造成填料脱落或造成反应装置堵塞等现象。
碳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填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比表面积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耐环境性优良等诸多优点。1997年日本学者小岛昭进行了PAN基碳纤维和好氧微生物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碳纤维具有聚集和固定微生物的能力。Sato等人研究了用于天然水处理的PAN基活性碳纤维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发现了大量微生物吸附在碳纤维上。
目前碳纤维作为微生物的载体已开始应用于水污染治理方面。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83778.2”,名称为“炭纤维生物膜载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专利。在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本体经过预氧化处理、低温碳化处理、高温碳化处理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种表面接触角50~180°、平衡含水率范围1.0%~5.9%的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该生物膜载体可以快速固着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还原菌及厌氧产甲烷菌。特别适用于高COD、低碳硫比以及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25930.8”,名称为“生物活性碳纤维、包括其的生态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在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以3~5℃/分钟的速率逐步升温至200~300℃后,进行50~150分钟的预氧化处理,形成预氧丝,将预氧丝在氮气氛围下,以10~30℃/分钟的速率逐渐升温至700~800℃后,以水蒸气作为活化剂,进行30~90分钟的碳化及活化处理,形成生物活性碳纤维,这种生物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吸附性较高,将该材料进行污水处理,挂膜后COD与氨氮去除率有显著提高。
在上述两个专利中所提供的生物活性碳纤维制备方法非常复杂,工序繁琐,成本高,能耗高,而且用以上方法制备的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依然不够大,还需进一步改性提高,同时这种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强度低,抗水流冲击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活性碳纤维、包括其的复合生态膜填料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比表面积>1000m2/g的成品碳纤维放入质量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3~8分钟后,进行第一次脱浆处理,清洗后再放入质量浓度为10%的丙酮溶液中浸泡5~10分钟,进行第二次脱浆处理,清洗、晾干;
S2:将质量浓度为2%~12%的醋酸铵溶液与质量浓度5%~10%的碳酸氢铵溶液以体积比为2∶5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碳酸氢铵与醋酸铵的混合溶液;
S3:将S1中第二次脱浆处理后的碳纤维作为阳极,同时将石墨、铜板作为阴极,且将S2中配置的碳酸氢铵与醋酸铵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对碳纤维进行连续阳极化处理,电解液的温度设定为12~40℃,电流密度设定为5~20mA·cm-2,电解时间设定为30~180S,进行电化学改性处理,电解完毕后,再将碳纤维清洗、干燥;
S4:将电化学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放置于浓度为20%以下的氨水溶液中,采用频率为40~120KHZ的超声波下处理20~40分钟,进行表面活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3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防臭防螨婴儿用床品面料
- 下一篇:一种能固定和烘干衣物的挂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