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3509.0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6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影;刘洪武;顾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压 断路器 触头灭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在配电线路中所起分断和接通电路的作用,更具体地讲,通过触头系统的一对可分离的触头对(配成对的活动、固定接触件称为触头对)的闭合或分离实现对电路的接通或断开而藉以保护线路和设备。当线路出现异常故障时,例如短路时,由触头对的分离而快速地分断线路,以避免设备损坏。如业界周知之理,在载流情况下触头对的分离会产生电弧,尤其是在断开短路大电流时,电弧的能量大,对触头的烧蚀严重,因此在诸如断路器、接触器等之类的开关电器中通常以设置灭弧室来熄灭电弧,以保证电器设备运行安全。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用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的剖视图,由该图1 所示,由触头系统与灭弧室组成的触头灭弧装置安装在构成有绝缘壳体出气口91的绝缘壳体9限定的绝缘壳体腔内,触头系统通常包括固定接触件3和活动接触件4,灭弧室通常包括以间隔状态自上而下(也可称自下而上)叠置的复数枚灭弧栅片1,该灭弧栅片1的不言而喻的功用是隔断(也可称切断或分割)电弧并使电弧熄灭。为了提高灭弧栅片1隔断并熄灭电弧的效果,在灭弧室的顶部即在对应于复数枚灭弧栅片1中的最上部的一枚灭弧栅片的上方的位置设置一引弧板2,该引弧板2为金属板(即由铁磁性金属加工而成),包括引弧板本体22和在引弧板本体22上折弯延伸构成的引弧板下降段21,该引弧板本体22对应于灭弧栅片1的上方,并且与灭弧栅片1之间保持有间距,引弧板下降段21向触头系统打开状态时的活动接触件4所在位置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至最上部的一枚灭弧栅片的下方的多枚灭弧栅片中的某一枚灭弧栅片的高度位置。
当短路电流i通过时,在固定接触件3与活动接触件4之间,由短路电流i产生的电动斥力就会起作用,当电动斥力大于触头弹簧提供的接触力时,活动接触件4将离开固定接触件3,向打开位置运动。在活动接触件4断开的同时,便在固定、活动接触件3、4的固定、活动触点之间产生电弧9c,产生的电弧9c在磁吹与气吹力的共同作用下,从活动接触件4上的活动接点转移到引弧板下降段21,通过引弧板2对电弧9c进行分割,分割成短弧9b和电弧9a,电弧9a进入灭弧室内部,被灭弧栅片1切割成多个短弧,从而提高电弧电压,使电弧熄灭。
由于引弧板下降段21的存在减小了引弧板2与活动接触件4之间的距离,因而当电弧9c产生后,可以加快电弧9c对引弧板2的端部211的加热并形成弧根的速度,使电弧9c向引弧板2转移再由引弧板2引入灭弧室的速度加快,从而提高电弧电压的上升率,加快对电弧9c的熄灭速度。
上述结构的灭弧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电弧9c转移到引弧板2上后,在引弧板2与活动接触件4之间始终存在一段短弧9b。由于等电势体的电场强度会向尖角处集中,而引弧板2的端部211的端面正是尖角所在处,因此短弧9b的弧根更易停留在电场强度集中的端部211的端面上持续燃烧。
以上现象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不利因素:首先,短弧9b在引弧板2的端部211的端面上的持续燃烧会使该处高温金属蒸汽的浓度增加,降低该区域的绝缘强度,增加在该区域发生背后击穿的风险。一旦在该端面上发生背后击穿现象,电弧9c将至少部分地退出灭弧室,导致部分灭弧栅片1失效,无法切割电弧9c,电弧电压降低,电弧熄灭时间延长。
其次,短弧9b在引弧板2的端部211的端面上的持续燃烧会使该处烧损严重,引弧板2的端部211向引弧板2的方向退缩,使引弧板下降段21的尺寸缩短,增大引弧板2与活动接触件4的距离,影响断路器下次短路分断时电弧从活动接触件4向引弧板2的转移的速度,延长断路器下次短路分断的时间,降低断路器的运行短路分断能力。
上述两个方面的不利因素均制约了断路器分断能力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短路分断过程中可避免电弧在引弧板的端部上集中燃烧而藉以防止对断路器分断能力产生影响的用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3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