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34023.9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姜炜;郝嘎子;刘杰;吴娟;王彦平;肖磊;柯香;高寒;乔羽;戎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水热反应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4年,石墨烯被两位英国科学家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发现以来,就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的兴趣。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其在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力学性能方面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如石墨烯是已知材料中强度和硬度最高的,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25GPa和1.1TPa,理想石墨烯的强度约为普通钢的100倍。石墨烯的室温热导率约为5×103W/m·K,是室温下铜热导率的10倍多。石墨烯独特的物理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有望促使其在光学器件、太能能电池、超级电容、传感器、复合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方法,即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其中,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因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广泛应用。相比较而言,氧化还原法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成本低,周期短,产量大,常被应用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还原石墨烯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使用还原剂在高温或者高压的条件下还原氧化石墨烯;第二类是直接将氧化石墨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使含氧官能团的稳定性下降,以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形式离开氧化石墨烯;第三类是催化还原法,在光照或高温条件下,将催化剂混合到氧化石墨烯中,诱导氧化石墨烯还原。
近年来,使用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还原方法,其中还原剂包括水合肼、硼氢化钠、强碱、维生素C等,如“Stankovich S,Dikin DA,Piner RD,Kohlhaas KA,Kleinhammes A,Jia Y,Wu Y,Nguyen ST,Ruoff RS.Synthesis of graphene-based nanosheets via chemical reduction of exfoliated graphite oxide[J].Carbon,2007,45(7):1558-1565.”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将氧化石墨烯还原,“Fan X,Peng W,Li Y,Li X,Wang S,Zhang G,Zhang F.Deoxygenation of exfoliated graphite oxide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a green route to graphene preparation[J].Advanced Materials,2008,20(23):4490-4493.”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强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在低于90℃的条件下,也还原了氧化石墨烯。虽然以上两种方法,被研究者广为采用,但是第一种方法使用的还原剂水合肼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挥发性,且制备过程超过24h,第二种方法较为简单,但是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在超声辅助下完成,且需要热循环水的加热,同时两种方法制备的还原石墨烯对分离条件较为苛刻,如需要超高速的离心分离,透析洗涤等过程。因此,寻求一种无毒、低成本、可快速制备和简单分离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具有很大挑战和吸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毒、低成本、可快速制备和简单分离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容易掌握,可以进行大量生产。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以氧化石墨(GO)为原料,将其超声分散在水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强其分散性,在NaOH或KOH碱性溶液的作用下,经水热反应制得到石墨烯(RGO)。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适量SDBS搅拌均匀,增强氧化石墨烯分散性;
第二步、往第一步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强碱,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一定温度下反应数小时;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产物经过滤或离心洗涤得到石墨烯产品。
第一步中,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1~1.5mg/mL;SDBS的加入量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质量的0.05~0.25%。
第二步中,强碱为NaOH或KOH,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NaOH或KOH物质的量浓度为0.75~0.15mol/L。
第三步中,水热反应釜的内衬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水热反应温度为110~150℃,反应时间为2~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4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