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5054.6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波;向维;黄荣韶;马仲辉;甘凤琼;张平刚;韦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蒿 提取物 防治 三七 黑斑病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属于菊科蒿属,别称苦蒿、白蒿。由于蒿属植物在外形、气味上相似,也可被统称为“艾草”或者“艾蒿”,我国大部,欧、亚、非等都有分布。为多年生采本植物,植株具有香气。主根稍明显,侧根多。茎单生或少数,高50-100厘米,枝长5-8厘米,斜向上贴向茎部。在野外随处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入药,有消炎、止血作用。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F.H.chen)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是一种中国传统名贵药材。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等广为流传。近年来,对三七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栽培过程中的病害严重影响了三七生长,且化学农药的滥用也影响了三七的品质。三七黑斑病为三七主要病害之一,三七黑斑病能侵染三七植株和地下根系,以茎、叶、花轴受害较重。根部感染后呈褐色湿腐状,四季均可引起根腐的发生。三七园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施肥不当都有可能使病害蔓延加重。一般常年发病率在5%-20%之间,严重时高达60%以上。其症状大都由三七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el)危害所致。三七黑斑病是造成近几年三七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的南艾蒿提取物对三七黑斑病原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el)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这种抑菌作用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对三七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南艾蒿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无病害南艾蒿茎、叶鲜体洗净后自然晾干,鲜体粉碎后过筛,然后将茎、叶粉末混合置于干燥容器中;
(2)往步骤(1)所得南艾蒿粉末中加入乙醇进行第一次过滤,得到滤液,将所得滤渣再加入乙醇进行第二次过滤,重复过滤2次后,合并3次滤液;
(3)将步骤(2)所得滤液经减压浓缩,使用紫外线杀菌,然后用无菌水定容即得到本发明的南艾蒿提取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过筛采用筛子的孔径为50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次过滤,是在南艾蒿粉末中加入8倍量乙醇于室温下浸泡4d,再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过滤,是将第一次过滤所得滤渣用6倍量乙醇于室温下浸泡4d,再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南艾蒿提取物的浓度为2.0g·mL-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南艾蒿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三七黑斑病原菌,且其抑制作用随着生药浓度的降低、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南艾蒿提取物的制备
选取无病害南艾蒿茎、叶鲜体洗净后自然晾干。鲜体粉碎过孔径为50目的筛子,然后将其茎、叶粉末混合置于干燥容器中,加入8倍量乙醇于室温下浸泡4d,再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滤渣用6倍量乙醇重复上一步浸泡操作,重复2次后,合并三次滤液。滤液减压、浓缩,使用紫外线杀菌后,然后用无菌水将其定容至生药浓度为2.0g·mL-1。
实施例2:南艾蒿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2.1材料与试剂
南艾蒿乙醇提取物、无菌水、PDA培养基。供试菌种:三七黑斑病原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el)由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
2.2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5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用导电连接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根腐病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