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高温碱脱胶结合法制备棉秆皮纤维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35290.8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侯秀良;董震;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C1/00 | 分类号: | D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高温 脱胶 结合 法制 备棉秆皮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高温碱脱胶结合制备棉秆皮纤维的方法,属纺织纤维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年产量达500多万公顷,每公顷棉田可产3375-3750kg棉秆,而棉秆皮重量约占棉秆重量的25%左右。棉秆皮中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戊糖等,具有多种利用价值。因此,从棉秆皮中提取适合于纺织、复合材料制备的棉秆皮纤维,有助于提高棉作物的价值。但在较长时间内,棉秆大部分被当作废料烧掉或堆放腐烂在田间地里,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制备棉秆皮纤维的专利主要有:(1)采用闪爆设备对棉秆皮进行预处理,如发明专利《一种棉秆皮纤维清洁脱胶方法》(公开号:CN101008108A),采用闪爆与高温高压后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棉秆皮纤维;(2)生物酶法制备棉秆皮纤维,如发明专利《生物技术制备棉秆韧皮纺织工业纤维的方法》(公开号:CN102660778A)用复配生物酶对棉秆皮进行处理;(3)化学法制备棉秆皮纤维,如发明专利《一种棉秆直接脱胶制备棉秆皮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公开号:CN102286789A)介绍了用常温碱处理的方法制备棉秆皮纤维;发明专利《一种高温低碱棉秆皮纤维快速脱胶方法》(公开号:CN101509151A)采用高温高压低碱技术时棉秆皮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深度降解;发明专利《棉秆皮精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3255484A)采用浸酸和高温高压煮炼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棉秆皮纤维。本发明专利采用细菌、高温碱脱胶结合法制备低模量的棉秆皮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高温碱脱胶结合法制备棉秆皮纤维的方法,制得细度细、模量低的棉秆皮纤维。且本发明先采集和筛选人工生物菌,对棉秆皮进行细菌脱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细菌、高温碱脱胶结合制备棉秆皮纤维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菌种采集和筛选:从沤制棉秆的池塘中无菌采集沉积物,在培养液中富集8-12次。培养液组成为:K2HPO40.5-2.5g/L,MgSO40.5-2.5g/L,NaNO31-5g/L,FeSO40.01-0.05g/L,果胶1-5g/L,并用1mol/L无菌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9。将上层清液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在果胶-琼脂平板上,果胶-琼脂组成为:K2HPO40.5-2.5g/L,MgSO40.5-2.5g/L,NaNO31-5g/L,FeSO40.01-0.05g/L,果胶1-5g/L,琼脂10-30g/L,并预先将pH值调节为7-9。在28-32℃下培养60-80h后,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5%的刚果红染料溶液涂在果胶-琼脂平板上。室温、无菌环境下放置3-5h后,筛选较大直径品红颜色水解圈的菌株以用于下一步的脱胶。
(2)细菌脱胶:先用矿物盐溶液预处理棉秆皮,矿物盐溶液pH值为6-8,处理温度80-100℃,处理时间10-30min。矿物盐溶液组成:K2HPO40.5-2.5g、NaNO31-5g。将矿物盐溶液预处理后的棉秆皮装入锥形瓶中,接种一环步骤(1)中所筛选的菌株,在36-40℃下振荡18-22天,转速160-200rpm。将细菌脱胶后的棉秆皮用自来水洗涤并在室温下阴干。
(3)高温碱煮脱胶:对步骤(2)中细菌脱胶后的棉秆皮,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NaOH溶液处理,处理温度150-170℃,固液比1∶20-1∶40,时间60-180min。碱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立即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清水漂洗至中性,在室温下阴干后用针齿密度为10~15齿/cm的不锈钢梳子梳理。
在以上各工序中:
(1)菌种的富集采用了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液,避免筛选出以其他物质为碳源的菌种。
(2)在果胶琼脂平板上涂布刚果红溶液,其作用是筛选出具有高果胶分解酶活的菌株。
(3)用矿物盐溶液预处理主要目的是灭除棉秆皮自带的细菌。
(4)细菌脱胶是为了将棉杆皮内的薄壁细胞与韧皮束分离,为碱快速进入韧皮束内部并与韧皮束内的木质素充分反应创造条件,缩短纤维提取时间。
(5)高温碱处理提高了木质素的脱除速度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5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毛束和导电刷
- 下一篇:一种单晶镁合金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