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145.1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1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冬;胡明;张明;许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显示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广泛地应用在智能终端设备中;其用于实现触控操作的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交错设置,形成网格状结构;通过所述网格状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可以识别出使用者的触摸位置和动作。
现有技术中,所述触控结构中的第一、第二触控电极一般为ITO(氧化铟锡)电极或金属电极,但采用上述两种类型的电极作为第一、第二触控电极时均会存在各种问题。
具体地,ITO的产量较低,使得其价格较高,在采用ITO电极作为第一、第二触控电极时,会导致触控结构的生产成本较高;而在采用金属电极作为第一、第二触控电极时,虽然可以降低成本,并获得更快的信号传递速度,但第一、第二触控电极所形成的金属网格结构会导致触控显示屏在显示时出现摩尔纹,从而影响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其可以改善摩尔纹现象,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交叉设置,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金属导线部和透明电极部,和/或,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金属导线部和透明电极部。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金属导线部和透明电极部;且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所述金属导线部的数量和透明电极部的数量之和至少为三个,且所述金属导线部与透明电极部交替设置。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透明电极部。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
其中,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金属导线部和透明电极部;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所述金属导线部的数量和透明电极部的数量之和至少为三个,且所述金属导线部与透明电极部交替设置。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透明电极部;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透明电极部。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透明电极部;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和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每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对应于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金属导线部。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透明电极,且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和/或,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透明电极,且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透明电极;每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设置至少一条所述第一透明电极。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透明电极;每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设置至少一条第二透明电极。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电极,且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设置;和/或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金属电极,且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电极,且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一透明电极间隔设置;和/或,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条第二金属电极,且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第二透明电极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触控系统、触控检测方法及电脑程序产品
- 下一篇:触控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