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370.5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何雯婷;耿一婷;吴昌平;蒋敬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A61J1/0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回血 功能 医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输液用的医疗器械,传统的输液方法是把装在瓶中的液体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皮管流入静脉内,流量的大小由安放在皮管上的夹子来进行手工调节,当瓶中的药液结束后,如医护人员不及时拔掉针头,由于液体的扩散作用,人体的血液会回流到输液器的输液管中,造成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病等各种医疗事故,危害患者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输液器回血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包括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静脉输液针和导管,所述穿刺器与滴斗之间通过导管连接,还包括薄片和支杆,所述穿刺器由内筒和外筒组成,所述内筒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外筒的顶端为斜口,所述内筒的顶端为平口,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薄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另一端插入穿刺器的内筒中,所述薄片能完全覆盖内筒的平口,穿刺器的斜口外筒用来穿刺瓶塞,支杆很长与输液瓶的高度相近,支杆插在穿刺器的内筒内,支杆可以保证薄片在输液瓶中不会乱飘,且输液结束后会落在穿刺器的内筒的平口上,当输液瓶中有液体时,薄片会悬浮在液体中,从而液体会从内筒的平口流出,随着液体慢慢减少,薄片也会跟随下降,当液体流尽时薄片会把内筒的平口堵死,从而就不会有回血的事情发生。
为了使薄片提供足够的浮力能带动支杆更好的浮起来进一步地,所述薄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凸起气泡。
为了使薄片更好的贴合穿刺器的内筒的平口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气泡的直径大于内筒的平口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凸起气泡为球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通过在穿刺器的内筒内插入具有凸起气泡的薄片,薄片可随着液位下降而下降,来实现输液结束后薄片将内筒的平口堵死,有效的解决了血液回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凸起气泡,2、外筒,3、输液瓶,4、薄片,5、内筒,6、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包括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静脉输液针和导管,穿刺器与滴斗之间通过导管连接,还包括薄片4和支杆6,穿刺器由内筒5和外筒2组成,内筒5与导管连接,外筒2的顶端为斜口,内筒5的顶端为平口,支杆6的一端与薄片4固定连接,支杆6另一端插入穿刺器的内筒5中,薄片4能完全覆盖内筒5的平口。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薄片4的中间部位设有凸起气泡1,凸起气泡1为球型,凸起气泡1的直径大于内筒5的平口的直径。
工作原理:
当输液瓶3中有液体时,薄片4会悬浮在液体上,薄片4位于支杆6的顶端,支杆6很长与输液瓶3的高度相近,支杆6插在穿刺器的内筒5内,支杆6可以保证薄片4在输液瓶3中不会乱飘,且输液结束后会落在穿刺器的内筒5的平口上,开始输液时,穿刺瓶塞,从而液体会从内筒5的平口流出,随着液体慢慢减少,薄片4也会跟随下降,当液体流尽时薄片4会把内筒5的平口堵死,薄片4上的凸起气泡1能很好的贴合内筒5的平口。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