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液相柴油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537.8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1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丁石;高晓冬;王哲;张锐;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08 | 分类号: | C10G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柴油 加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连续液相柴油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加氢反应器内设置2-8个催化剂床层,每两个相邻催化剂床层之间设置有混合器,在混合器内,反应器内物流与外来的氢气进行混合,并根据反应器内物流中氢气的浓度,选择在不同位置的混合器内与通入的氢气进行混合,当反应器内物流中氢气的浓度大于5×10-4gH2/g时,其不需要与外来通入的氢气在混合器内进行混合,当反应器内物流中氢气的浓度小于2×10-4gH2/g时,在上一级混合器内与通入的氢气进行混合;
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内装填加氢精制催化剂,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含有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钴和钼,所述载体为氧化铝和/或氧化硅-氧化铝,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用一种浸渍液浸渍载体,将浸渍得到固体物质进行干燥,所述浸渍液含有至少一种含钴化合物、至少一种含钼化合物、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和柠檬酸,所述浸渍液中以钴元素计的含钴化合物的浓度为0.01-0.1g/mL,以钼元素计的含钼化合物的浓度为0.05-0.4g/mL,以磷元素计的含磷化合物的浓度为0.005-0.1g/mL,柠檬酸的浓度为0.05-0.5g/mL,以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征,所述浸渍液的λ≤1,λ为紫外-可见光谱中517±10nm处谱峰峰高与772±10nm处谱峰峰高的比值;所述浸渍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含钴化合物、含钼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和柠檬酸与水混合,溶解反应成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在60-300℃温度下反应0.5小时-20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中以钴元素计的含钴化合物的浓度为0.02-0.09g/mL,以钼元素计的含钼化合物的浓度为0.08-0.35g/mL,以磷元素计的含磷化合物的浓度为0.007-0.08g/mL,柠檬酸的浓度为0.05-0.4g/mL,以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征,所述浸渍液的λ=0-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钴的含量为1-10重量%,钼的含量为5-5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钴的含量为3-7重量%,钼的含量为12-3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氧化硅-氧化铝,所述氧化硅-氧化铝中的氧化硅含量为2-45重量%,氧化铝的含量为55-98重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加氢反应器流出物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气相和第一液相,所得的第一气相经过换热后,得到第二气相和第二液相,其中第二气相排放,第二液相可作为反应器流出物与原料油和氢气进行混合;第一液相部分作为反应器流出物与原料油和氢气进行混合,剩余部分经过换热后作为产品出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0~450℃,系统压力1.0~18.0MPa,液时体积空速0.1~9.0h-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80~430℃,系统压力3.0~15.0MPa,液时体积空速0.3~6.0h-1。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的反应器流出物:原料油进料=1:1~10:1。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加氢反应器处理的原料油选自于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减粘柴油、减压瓦斯油、渣油加氢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