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靶向抑制ERK信号通路的抗肿瘤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658.2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C12N15/11;A61K38/16;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抑制 erk 信号 通路 肿瘤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靶向抑制ERK信号通路的抗肿瘤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是目前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促进细胞生长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之一,因此,很多临床前或临床中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靶向治疗药物等都被设计或者被证明通过抑制AKT信号途径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但人们发现,这类药物在经过初期较好的抗肿瘤效应后,往往会产生药物耐受而失效。我们的研究发现,使用PI3K/AKT的抑制剂,如MK2206、NVP-BEZ235处理前列腺癌细胞后,虽然能显著抑制AKT的激活,但却会导致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平衡,见图1。除此之外,该种负反馈调节平衡还存在于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其他类型肿瘤中。
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最重要的亚家族成员,而MAPK也是目前已知的重要的促细胞生长、促肿瘤信号通路。这提示我们,ERK被负反馈激活是PI3K/AKT抑制剂出现耐药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然而,目前AKT与ERK信号途径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也未见使用PI3K/AKT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靶向抑制ERK信号通路的抗肿瘤多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所述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它编码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所述的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所述的表达载体包含有如上所述的核酸分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含PI3K/AKT抑制剂或紫杉醇类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多肽、所述的核酸分子、所述的表达载体或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所述的肿瘤中AKT与ERK信号途径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更优选地,所述的肿瘤为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肾癌或胰腺癌。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多肽、所述的核酸分子、所述的表达载体或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用于克服PI3K/AKT抑制剂或紫杉醇类药物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
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构建了一个靶向抑制ERK信号通路的小分子多肽P2SE,通过一系列生物学实验证明P2SE在多种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中均能有效克服PI3K/AKT抑制剂或紫杉醇类药物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由于ERK信号通路存在于多种肿瘤中,是促进细胞生长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因此小分子多肽P2SE可用于此类肿瘤的治疗,优选与PI3K/AKT抑制剂或紫杉醇类药物联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LNCaP、C4-2、C4-2B为三种前列腺癌细胞。MK2206:0.5μM,NVP-BEZ23550nM,处理24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K2206、NVP-BEZ235处理前列腺癌细胞后,虽然能显著抑制AKT的激活,但却会导致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图2.能与支架蛋白IQGAP1的CC结构域结合的FOXO1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的鉴定。
图3.pCMV-HA载体图谱。
图4.CHX 10μg/ml,预处理30min,MK22060.5μM,处理6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图5.MK22060.5μM,持续处理48小时,MTS检测吸光度。
图6.MK22060.5μM,处理6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唑酮类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检验涂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