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6787.1 | 申请日: | 2015-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松松;张红光;杨富斌;杨凯;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回热式 有机 循环 发动机 余热 回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切换模式的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回收发动机的排气余热能,属于节能减排领域。
背景技术
从发动机的能量平衡来看,输出的有效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余热能量主要通过排气和冷却介质(冷却水、机油散热等)被排放到大气中。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车用发动机,其余热能量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余热能回收利用技术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此外,余热能回收利用技术由于不需要消耗其他任何能源,仅依靠技术的进步即可实现,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发动机余热能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增压、余热制冷、余热取暖、余热发电和改良燃料燃烧性能等几个方面。在当前车用余热利用的各种技术方案中,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的热效率最高,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有机朗肯循环通常分为简单有机朗肯循环、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再热有机朗肯循环等集中结构方案。其中,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能够较好地回收发动机排气能量。
然而,两种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均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由于其回热器采用的是接触式换热器,更有利于冷热流体的热量交换,故换热性能较好;但是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中,回热器冷热流体的入口压力须保证一致,这就对抽气段管路以及工质泵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发动机工况不够稳定时较难实现。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中,回热器冷热流体的入口压力无需保证一致,这就降低了对抽气压力及工质泵压力的控制难度,有利于发动机工况复杂多变时使用;然而由于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回热器采用的是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能够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况自动切换模式的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系统、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通过调节不同阀门的开闭,实现余热回收系统的停机与运转以及在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之间的转换,从而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能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提出的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系统、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
上述的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涡轮、压气机、排气通路。其中涡轮后的排气通路分为两个支路,一条支路直接与大气相连(不考虑三元催化器等设备);另一条支路与蒸发器相连,排气在蒸发器内与工质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工质后进入大气中。
上述的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储液罐、工质过滤器、工质泵、开式回热器以及工质管路。其中工质在蒸发器中与发动机排气进行换热,形成高温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膨胀后的工质乏气与冷却水换热,冷凝为液态工质。此外,在膨胀机与储液罐前的工质泵处均另设有旁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旁通膨胀机及工质泵,从而保护整个系统不被损坏。
上述的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储液罐、工质过滤器、工质泵、开式回热器、闭式回热器以及工质管路。其中开式回热器在上述系统中作为工质混合器使用。
上述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中冷却水在冷凝器中吸收工质乏气所释放出的热量,将工质冷却,冷却水随后在散热器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
上述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排气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工质温度传感器、蒸发器出口工质压力传感器、膨胀机抽气口工质压力传感器、工质泵出口工质压力传感器、开式回热器进口工质压力传感器、工质质量流量计、电磁控制阀、控制单元(ECU)以及相应的连接线路。其中控制单元采集系统中温度、压力传感器、工质质量流量计的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作出判断,并发出信号,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启、闭合,从而实现余热回收系统的起动、停机以及在开式、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切换。
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6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