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肋软骨炎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7148.7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乜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乜玉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9/04;A61P29/00;A61K35/3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573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软骨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肋软骨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肋软骨炎是指发生在肋软骨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又称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软骨增生病。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劳损或外伤有关,在人们搬运重物,急剧扭转或因胸部挤压等使胸肋关节软骨造成急性损伤,或因慢性劳损或伤风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等,导致胸肋关节面软骨的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
本病好发于20~30女性,常见的病变好发部位为左侧第二肋软骨,其次是右侧第二肋软骨以及第三、四肋软骨。表面皮肤并无红、肿、热等炎症改变。患处疼痛和压痛的程度轻重不等。痛点较为固定,咳嗽、深呼吸、扩展胸壁等引起胸廓过度活动时会加剧疼痛。严重者会牵涉半身疼痛。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加利多卡因局部阻滞,对减轻肿胀及疼痛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根治,长期用药不仅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而且很多患者反复发作,时好时犯,时轻时重,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近年来我们利用多种中草药混合煎制而成的中药制剂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肋软骨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治疗肋软骨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肋软骨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元胡20-30克、玄参10-20克、海藻10-20克、郁金10-20克、炮山甲10-20克、红花10-20克、三七10-20克、生牡蛎10-20克、桂枝10-20克、制乳香8-15克、当归尾8-12克、生地8-12克、桃仁8-12克、板蓝根8-12克、栝蒌8-12克、双花8-15克、赤芍8-15克、甘草8-15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元胡20克、玄参10克、海藻10克、郁金10克、炮山甲10克、红花10克、三七10克、生牡蛎10克、桂枝10克、制乳香8克、当归尾8克、生地8克、桃仁8克、板蓝根8克、栝蒌8克、双花8克、赤芍8克、甘草8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元胡25克、玄参15克、海藻15克、郁金15克、炮山甲15克、红花15克、三七15克、生牡蛎15克、桂枝15克、制乳香12克、当归尾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板蓝根10克、栝蒌10克、双花12克、赤芍12克、甘草12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元胡30克、玄参20克、海藻20克、郁金20克、炮山甲20克、红花20克、三七20克、生牡蛎20克、桂枝20克、制乳香15克、当归尾12克、生地12克、桃仁12克、板蓝根12克、栝蒌12克、双花15克、赤芍15克、甘草15克。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将药渣炒热,加食醋搅匀,趁热熨患处,每日早晚各敷一次。7天为1个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
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生津之功效。
海藻,味苦、咸,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效。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热凉血,清心开窍,利湿退黄之功效。
炮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生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温;归心、脾、膀胱经。具有解肌发汗,温经通阳,祛风除湿之功效。
制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之功效。
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乜玉荣;,未经乜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