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7731.8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烨;曾蔚;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B60R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传感器 防转防脱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尤其涉及汽车车身中的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传感器的固定方式多为传感器与塑料支架或钣金支架连接,用螺栓螺母固定在车身上,利用支架结构对传感器进行止动,或者是直接固定于钣金,需要其他辅助结构进行防撞。其主要缺点:
1)单独增加防转支架,增加零件(传感器安装支架)及连接件(螺栓、螺母),成本增加;
2)零件防转特征小,加工困难,稳定性差;
3)由于传感器体积小,钣金面特征受冲压影响,易出现防转作用失效,导致传感器与线束连接松脱,功能失效;
4)无防转结构或防转失效,导致传感器线束松动,反复运动被钣金磨穿,导致传感器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易加工、稳定性较好、防转防脱效果较好的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包括前保防撞梁和汽车传感器,所述前保防撞梁上设有翻边孔,所述汽车传感器设有卡脚,所述翻边孔包括翻边凸缘,所述翻边凸缘上设有防转凹槽,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至少有二条,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穿过所述翻边孔,所述卡脚与所述翻边孔为卡扣连接,所述卡脚设置在所述防转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呈圆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有三条并间隔120度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与所述防转凹槽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车传感器的卡脚设有斜面凸起部,所述斜面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翻边孔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保防撞梁上设有安装标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边孔为锯齿翻边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脚与所述防转凹槽之间设有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翻边孔与卡脚卡扣连接来限制汽车传感器脱出,实现防脱,可通过卡脚与防转凹槽相配合,来限制汽车传感器转动,实现防转,一方面零件较少、加工简单,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稳定性较好,防转防脱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的没有安装汽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的汽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的翻边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号为:前保防撞梁1;汽车传感器2;卡脚21;翻边孔3;翻边凸缘31;防转凹槽32;安装标识4。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传感器的防转防脱安装结构,包括前保防撞梁1和汽车传感器2,所述前保防撞梁1上设有翻边孔3,所述汽车传感器2设有卡脚21,所述翻边孔3包括翻边凸缘31,所述翻边凸缘31上设有防转凹槽32,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至少有二条,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穿过所述翻边孔3,所述卡脚21与所述翻边孔3为卡扣连接,所述卡脚21设置在所述防转凹槽32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呈圆形设置。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有三条并间隔120度设置。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与所述防转凹槽32一一对应。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传感器2的卡脚21设有斜面凸起部,所述斜面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翻边孔3的轴线相垂直。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前保防撞梁1上设有安装标识4,增加目视的安装标识4,保证汽车传感器2速插接头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保证汽车传感器2特征正确卡入锯齿翻边孔,通过卡扣安装形式的设计,优化装配工艺。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翻边孔3为锯齿翻边孔。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卡脚21与所述防转凹槽32之间设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器
- 下一篇:带有LED警示标识灯的车载塑料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