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及河流流量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8677.9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义;李翠丽;于辉辉;李源;李道亮;赵云;马智杰;汪群;查同刚;袁旭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流量 监测 装置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量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及河流流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小水电以其规模小、工程简单、建设工期短、收效快、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效益好的特点广泛分布在远离大电网的山区,是我国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水电发电过程中,河流流量是影响小水电发电效益的重要因素,准确实时的河流流量监测,可以在丰/枯水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小水电有效供电,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用电合理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小水电发电过程中实时监测河流流量,对控制小水电发电效能以及农村合理用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流量监测多应用在管道排污、管道能源传输以及简单的流量测量方面,少有人监测山区河流流量。而且自然河道情况复杂,使用液位传感器布置困难,大多流量监测装置直接将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被测介质中,长时间使用易被腐蚀,精度不高,不可远程传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及河流流量计算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设备难以布置、易腐蚀、精确度不高、不可远程传输的缺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包括流速测量模块、水位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存储模块、键盘显示模块、GPRS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测量模 块、水位测量模块、存储模块、键盘显示模块、GPRS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
所述流速测量模块设置两个超声波换能器,采用超声波速度差法测量河流流速;
所述水位测量模块采用一个超声波换能器测量水位;
所述GPRS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流速测量模块包括时间测量电路、第一CPLD芯片、第一超声换能驱动电路、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一收发时序控制电路以及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一CPLD芯片分别与第一超声换能驱动电路、时间测量电路、第一收发时序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超声换能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连接,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均与第一收发时序控制电路连接,第一收发时序控制电路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第一CPLD芯片连接;时间测量电路和第一CPLD芯片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
所述水位测量模块包括第二CPLD芯片、第二超声换能驱动电路、第三换能器、第二收发时序控制电路以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第二CPLD芯片与第二超声换能驱动电路、第二收发时序控制电路连接,第二超声换能驱动电路与第三换能器连接,第三换能器与第二收发时序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收发时序控制电路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与第二CPLD芯片连接;第二CPLD芯片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所述河流流量监测装置的河流流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流速测量模块通过超声波速度差法测量获得河流流速;
步骤(2):由水位测量模块测量河流水位,分为规则河道形状测量方法和不 规则河道形状测量方法;
所述规则河道形状测量方法如下:
超声波换能器发出一束脉冲至返回时间为T,计算出超声波换能器距离被测水面的距离因此,河流水位H=H0-H1,其中,H0为超声波换能器距离河道底部最低位置的距离,V为声波传播速度;
所述不规则河道形状测量方法如下:
超声波换能器发出一束脉冲至返回时间为T,计算出超声波换能器距离被测水面的距离沿河道截面的底部划分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将河道截面分为n段,分别测量超声波换能器与这些测量点之间的垂直距离Ai,因此,各测量点处的河流水位为ai=Ai-H1,其中,V为声波传播速度,i为不大于n-1的正整数;
步骤(3):根据步骤(2)测量得到的水位数据计算河道横截面积S;
步骤(4),测量河水流量:Q=S×V。
所述步骤(3)中,河道横截面为抛物形时,河道横截面积S为:其中,ε为最小可积分常数;
河道横截面为梯形时,河道横截面积S为:其中,L为河底宽度,α为河底与河堤夹角;
河道横截面为不规则形时,河道横截面积S为:其中,l为河道截面的底部相邻两个测量点的间距,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8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道称重的检重秤
- 下一篇:一种复合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