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9091.4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恩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恩昌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9/04;C08K3/22;C08K3/30;C08J3/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39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着色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素染料,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着色色砂作为一种着色剂应用于塑胶、橡胶、涂料、油墨等合成材料中,具有高分散性和高相熔性,同时具有用量小、无毒、无粉尘等功能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电线电缆、食品包装等领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功能材料,现有的色砂配方中都加入了碳酸钙,但是碳酸钙存在不耐酸和不耐老化的缺点,使得采用这种配方的色砂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分散性和高相熔性的塑料着色色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色母粒颜料20-30;低分子量聚乙烯20-30;纳米BaSO4 10-20;二氧化钛30-5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的加工工艺。先采用三乙醇胺对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以二氧化钛和色母粒颜料为基料,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起分散作用,再加入纳米BaSO4改善分散,经密炼、冷却、粉碎、磨粉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米BaSO4具有不溶于水和酸、耐热、耐腐蚀、化学成分稳定等特点;采用纳米BaSO4材料经过混合工艺制备的色母粒,在将这种色母粒应用于制品中,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会增加;可作为助剂分散在母粒基体中,可提高有机颜料在母粒中的分散均匀程度,可以使产品加工过程的流动性能基本上维持不变。采用本发明色母粒混合配方制成的塑料着色色砂具有着色力好、分散性好、便于计量、无污染和具有更好的耐热、耐腐蚀和抗老化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化纤、电线电缆等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色母粒颜料30;低分子量聚乙烯20;纳米BaSO410;二氧化钛30。
因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较差,一般先用有机处理剂对其表面进行一定处理,有机处理剂一般选用三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烷基氯硅烷、酯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加工工艺为:将色母粒颜料和二氧化钛放在密炼机中密炼15分钟左右,以二氧化钛和色母粒颜料为基料,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起分散作用,再加入纳米BaSO4改善分散,待材料完全融溶之后倒出,切成10-20厘米块状,放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砂状,即可得到成品,成品色砂直径为0.8-1.0毫米。
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色母粒颜料40;低分子量聚乙烯20;纳米BaSO410;二氧化钛20。
因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较差,一般先用有机处理剂对其表面进行一定处理,有机处理剂一般选用三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烷基氯硅烷、酯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加工工艺为:将色母粒颜料和二氧化钛放在密炼机中密炼15分钟左右,以二氧化钛和色母粒颜料为基料,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起分散作用,再加入纳米BaSO4改善分散,待材料完全融溶之后倒出,切成10-20厘米块状,放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后投入粉碎机中粉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砂状,即可得到成品,成品色砂直径为0.8-1.0毫米。
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色母粒颜料20;低分子量聚乙烯10;纳米BaSO420;二氧化钛50。
因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较差,一般先用有机处理剂对其表面进行一定处理,有机处理剂一般选用三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烷基氯硅烷、酯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加工工艺为:将色母粒颜料和二氧化钛放在密炼机中密炼15分钟左右,以二氧化钛和色母粒颜料为基料,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起分散作用,再加入纳米BaSO4改善分散,待材料完全融溶之后倒出,切成10-20厘米块状,放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再投入粉碎机中粉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砂状,即可得到成品,成品色砂直径为0.8-1.0毫米。
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塑料着色色砂,各成分的份数配比为:色母粒颜料40;低分子量聚乙烯20;纳米BaSO420;二氧化钛40。
因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较差,一般先用有机处理剂对其表面进行一定处理,有机处理剂一般选用三乙醇胺、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烷基氯硅烷、酯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加工工艺为:将色母粒颜料和二氧化钛放在密炼机中密炼15分钟左右,以二氧化钛和色母粒颜料为基料,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起分散作用,再加入纳米BaSO4改善分散,待材料完全融溶之后倒出,切成10-20厘米块状,放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再投入粉碎机中粉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砂状,即可得到成品,成品色砂直径为0.8-1.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恩昌;,未经孙恩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