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和不可入孔隙半径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318.5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侯吉瑞;王楠;赵凤兰;郑波;张宗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不可 孔隙 体积 半径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和不可入孔隙半径的测定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在驱油过程中,由于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分子具有较大的水力学回旋半径,不能进入部分孔隙,这部分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始终进不去的孔隙所占的体积,即为聚合物或交联聚合物不可及孔隙体积。所有聚合物或交联聚合物不能进入的孔隙中,最大的孔隙半径的尺寸,称作不可入孔隙极限半径。只要孔隙半径小于这个极限值的孔隙,均为不可及孔隙。
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对于油田驱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一方面,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存在减少了聚合物的吸附量,而且不可及的那部分小孔隙往往被束缚水充填,对聚合物驱是有利的;另一方面,若不可及孔隙体积过大,就等于缩小了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对聚合物驱油不利。因此,在聚驱过程中怎样较准确的确定不可及孔隙体积对于聚合物驱参数优化和效果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不可及孔隙测试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利用示踪剂分析产出液浓度来确定不可及孔隙体积和通过岩心压汞数据公式推算,且传统方法的测试大多针对聚合物不可及孔隙体积,很少涉及交联聚合物。
所以,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测岩心被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占据的动态过程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试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与不可入孔隙半径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可以实时监测聚合物占据岩心的动态过程,适用于交联聚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岩心中注入待测聚合物,分次取出采出液,测定每份采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其中,每一份采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分别记为C1、C2、C3、…Cn;
步骤二:计算待测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V不可及,V不可及=V孔隙-[V注入×C注入-(V产出1×C1+V产出2×C2+…+V产出n×Cn)]/C注入,完成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定,其中,V注入为待测聚合物的注入体积,单位为mL;C注入为注入的待测聚合物的浓度,单位为mg/L;V产出n为第n份采出液的体积,单位为mL;Cn为第n份采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单位为mg/L;V孔隙为岩心的孔隙体积,单位为mL。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向岩心中注入待测聚合物,直到聚合物占满所有能占据的孔隙,一般驱替7PV左右(即7倍的孔隙体积)的聚合物。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对岩心没有特殊要求,即适用于天然岩心,也适用于人造岩心。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分次取出采出液时,以注入7PV(即7倍的孔隙体积)的聚合物,采用的岩心孔隙体积为7-9mL为例,7PV约为49-63mL的聚合物,一般每次取出采出液4.5mL左右,一般取样12-15次。
在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中,在步骤一中,根据每份采出液的吸光度值以及已知浓度的聚合物的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得到每个采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Cn。
在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中,优选地,通过淀粉-碘化镉法测定每份采出液的吸光度值。
在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测定方法中,优选地,已知浓度的聚合物的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是通过以下步骤制作的:
配制浓度为300mg/L-400mg/L的聚合物溶液作为已知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分别取已知浓度的聚合物溶液0g、0.1g、0.2g、0.3g、0.4g、0.5g、0.6g,加水30mL,在30℃恒温水浴中振荡,分别加入5mL缓冲溶液,待温度稳定后分别加1mL饱和溴水,反应12min,分别加入5mL甲酸钠溶液,反应5min,分别加入5mL淀粉-碘化镉溶液,反应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