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专用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9497.2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9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屈定荣;刘小辉;亓婧;邱志刚;兰正贵;周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C09D5/08;C09D5/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红凤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轻质油 中间 原料 专用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防腐蚀涂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加大,对石油的依赖性增强;而我国原油资源相对短缺,深度开采使得原油劣质化倾向严重;进口原油多为高硫、高酸原油,因此工业厂房、设备、装置腐蚀问题越来越严重。
钢质储罐是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中重要的储运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经常遭受内外环境介质的侵蚀,罐体腐蚀,产生大量腐蚀产物,污染了油品,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因腐蚀而造成储罐的穿孔、泄漏,不仅造成产品流失、污染环境,而且还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生产;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因腐蚀造成的储罐穿孔,内腐蚀引起的约占55%,外腐蚀占45%,由此可见,储罐的腐蚀,是引起储罐穿孔、泄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储罐钢板的防护,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设备装置的防腐性能,以保证设备质量的可靠性。
目前石化行业储罐内壁防腐涂层系统主要有环氧导静电涂料、溶剂型酚醛环氧、无溶剂环氧涂料、无机硅酸锌涂料等涂层系统。环氧树脂是目前应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重防腐涂料用树脂,尤其是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是高固体分及无溶剂重防腐涂料的常用树脂,它解决了许多重大的腐蚀工程问题,但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仍存在二个主要的缺点:一是柔韧性较差涂料脆性大,涂层应力大,树脂的交联密度越高,其耐热性和耐蚀性就越好,但脆性也就越大,这始终是高度耐蚀、耐温涂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二是耐蚀性还不理想。
轻质油中间原料主要由多种溶剂组成,种类繁多,需要满足多种介质的防护要求,有些含腐蚀性强的污水,也有溶解性高的溶剂,腐蚀特性复杂,不但对钢材腐蚀严重,也对罐壁使用的防腐蚀涂料破坏大,从而降低防腐蚀涂料涂层的使用寿命。储罐内防腐蚀涂料的脱落问题是生产装置等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已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一大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酚醛环氧涂料来防腐,但效果不佳,涂料仍会大面积脱落。
如何针对石油化工领域工艺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开发合适的防腐蚀涂料,以满足装置长期稳定运转的需求,成为业界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中间油原料储罐的专用涂料,该涂料是采用交联度高的改性环氧防腐涂料和高抗渗透性、导静电性的防腐涂料复合进行防护处理获得,本发明涂料防腐效果好、导静电性能优良,满足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设备表面防护要求;本发明专用涂料解决了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腐蚀问题,可用于石油炼制加工中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防腐保护。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专用涂料,其包括用作底漆的第一涂料、用作中间漆的第二涂料和用作面漆的第三涂料,还包括改性胺,所述改性胺加入到所述第一涂料中,所述改性胺的加入量为所述第一涂料质量的15%,所述第一涂料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上述第一涂料所需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上述第二涂料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
进一步的,上述第二涂料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
进一步的,上述第三涂料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
上述第三涂料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
进一步的,上述胶黏剂助剂均包括流平剂和消泡剂,上述流平剂均选自改性硅酮、聚丙烯酸脂类流平剂或高沸点溶剂型流平剂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消泡剂均选自改性硅酮、非硅酮高分子聚合物或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上述分散剂均选自聚丙烯酸酯类分散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防锈剂是由磷酸锌和三聚磷酸铝混合配制而成,上述磷酸锌与上述三聚磷酸铝的重量比为3:2,此配比的防腐剂防腐效果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碳物质的热解装置
- 下一篇:气门摇臂座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