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724.1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8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韧;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管理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所述第一数据流为所述多条数据流中的任意一条数据流;当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变大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是否大于预设带宽值;若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大于所述预设带宽值,为所述第一数据流分配带宽。本发明解决了控制器在进行网络管理时效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提高了控制器在进行网络管理时的效率的效果,本发明用于网络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网络的庞大性、路由表的繁杂性以及控制算法的复杂性,路由器的工作负载较大,经常会造成网络崩溃。
随着Openflow(中文:开放流)的发展,工作人员提出一种基于Openflow的QOS管理系统,该QOS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主交换机和多个入口交换机,该多个入口交换机上有多条数据流。具体的,首先控制器根据QOS配置信息,构建包含QOS信息的流表,构建每条数据流的带宽周转信息库(也称借出和借入带宽信息库),并构建共享带宽关系。然后控制器将构建好的包含QOS信息的流表发送至每条数据流对应的交换机,并查询每条数据流占用的带宽,根据没条数据流的流表和每条数据流占用的带宽,生成每条数据流对应的可供借出带宽信息库。当该主交换机收到某个入口交换机转发的数据流时,该主交换机查询该数据流的带宽,如果该数据流的带宽大于或等于该数据流所需的带宽时,则进行该数据流的转发;如果小于该数据流所需的带宽时,则该主交换机需检测该数据流上是否设置有借入带宽不成功标志,若该主交换机检测到该数据流上设置有借入带宽不成功标志,则该主交换机对该数据流进行丢包处理;若该主交换机检测到该数据流上未设置借入带宽不成功标志,则该主交换机根据该数据流所需的带宽生成带宽申请消息,并将该带宽申请消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带宽申请消息为该数据流分配带宽。
在该数据流的带宽小于该数据流所需的带宽时,需要通过主交换机向控制器发送带宽申请消息,来触发控制器对该数据流分配带宽。由于从确定该数据流的带宽小于该数据流所需的带宽的时刻到控制器为该数据流分配带宽的时刻耗费的时间较长,使得控制器在进行网络管理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控制器在进行网络管理时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所述网络管理方法用于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包括所述控制器和多个交换机,所述多个交换机包括主交换机和多个入口交换机,所述多个入口交换机上有多条数据流,所述网络管理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所述第一数据流为所述多条数据流中的任意一条数据流;
当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变大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是否大于预设带宽值;
若所述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大于所述预设带宽值,为所述第一数据流分配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检测第一数据流所需带宽之前,所述网络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管理系统中的网络服务质量QOS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QOS配置信息分别生成共享带宽信息树、带宽周转信息库、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对应的流表以及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与入口交换机的对应关系,所述共享带宽信息树中记录了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对应的带宽,所述带宽周转信息库中记录了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对应的借出带宽和借出数据流的标识,以及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对应的借入带宽和借入数据流的标识,所述流表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占用的最大带宽;
获取所述多条数据流中每条数据流占用的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9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