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强耦合整体技术的索膜结构抗风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0011.7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4573269B 公开(公告)日: 2017-12-05
发明(设计)人: 孙芳锦;梁爽;张大明;冯旭;张辉;詹宇楠;王岩露;张尚祥;余磊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代理人: 刘晓岚
地址: 123000***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耦合 整体 技术 膜结构 设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行业索膜结构抗风分析与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强耦合整体技术的索膜结构抗风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索膜结构抗风设计理论尚不成熟。风与索膜结构的流固耦合作用是索膜结构抗风设计中的难点问题,流固耦合作用研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索膜结构风振理论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沈世钊院士也曾指出,对于索膜结构的抗风设计,重点是解决风与索膜结构的流固耦合问题。因此采用合理方法研究风与索膜结构的流固耦合问题对于完善索膜结构的风振设计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工程界已经可以通过使用相对成熟的有限元软件对索膜结构在风荷载下的应力、变形效应进行精确计算。同时,也能够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索膜结构所受的风荷载进行准确估计。然而,对于流固耦合计算的数值方法和应用却少之又少。流固耦合作用分析的数值模拟技术包括弱耦合分区技术、强耦合分区技术和强耦合整体技术。弱耦合分区技术是在每一时间步内先对流体控制方程和结构控制方程分别独立求解,然后将作用在流体域模型上的气动力荷载通过流体和结构的交界面传递给结构域模型,用来预测结构的位移,然后再将结构的位移作为新的荷载传递给流体域,此过程如此反复,直到结果收敛于指定值。强耦合分区技术就是在流体域和结构域各自求解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次迭代循环,在每一个时间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出全场变量的值。强耦合整体技术是指在每一时间步内对流体控制方程和结构控制方程同时联立求解,即在每一时间步内流体域和结构域互相传递气动力和结构位移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狭义的说,就是对整个流固耦合问题用一个方程组表示,并进行求解。

目前对于索膜结构抗风设计中的流固耦合作用的分析主要采用弱耦合分区和强耦合分区技术,原因是它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流体或结构计算软件,但这两种方法由于流体网格和结构网格的划分不一致,结构的反应要滞后于流体域,从而导致交界面处的计算能量耗散,引起数值计算不稳定,最终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不论流体和结构单个求解器的准确性有多高,这种方法也只能达到一阶准确性。而且对于索膜结构这类流体和结构的耦合作用很强的情况,弱耦合分区和强耦合分区技术非常容易发散,计算准确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尽管采用强耦合整体技术计算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但强耦合整体技术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却显示出其优势。目前国内外对于索膜结构抗风设计中流固耦合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力争采用更准确高效的计算方法和手段解决复杂的流固耦合计算,为索膜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更可靠的理论或方法,因此强耦合整体技术可以成为研究风与索膜结构流固耦合作用的有利工具。

采用强耦合整体技术对索膜结构进行抗风设计,首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处理空气流体域和结构域交界面处的数据信息传递,即流体域计算域和结构域计算域的计算结果的相互交换,完成下一时间步计算的网格更新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对交界面处信息的处理要适应强耦合整体技术的实施。并在处理流固交界面处的数据信息传递之后,采用强耦合整体技术需要采用一个非线性方程组表示空气流体和索膜结构形成的流固耦合体系,即需要推导出耦合体系的非线性强耦合整体方程,

强耦合整体技术所采用的非线性方程组通常需要采用Newton方法线性化后求解。在求解该方程过程中,会耗费在对雅可比矩阵的反复集成和相应线性体系解的Newton修正中,这往往会导致该问题的计算量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使用强耦合整体技术时对方程的高效求解也是采用强耦合整体技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构造预处理器是求解线性化后的非线性方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强耦合整体方程的基础上构造合适的预处理器,使得方程的求解过程简化,并节约大量计算机时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目前的流固耦合计算的预处理器都是分别单独的针对流体域和结构域的,在使用过程中分别对流体域和结构域使用这些预处理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降低计算效率。因此需要针对所要采用的强耦合整体技术的特点,构造相应的预处理器,以实现整体隐式方程的求解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索膜结构属于低矮的大跨度结构,位于大气边界层中湍流强度较高的近地区域,索膜结构周围的流场会使其发生变形的缘故,索膜结构常常会遇到包括分离、再附、漩涡脱落大尺度流瞬时流动过程。因此需要采用湍流模型以便更准确的进行索膜结构的抗风设计。这里选用合适的湍流模型并将其融入提出的整体隐式方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索膜结构抗风计算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