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假肢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0098.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鲁玉军;许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60 | 分类号: | A61F2/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假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器械中的假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假肢。
背景技术
由于工伤、战争、疾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成百上千万截肢者,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截肢者数量越来越庞大。根据中国残联2012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万人,其中下肢的残疾人占71%。而这些患者重新站起来只能安装假肢或者借助于其他器具,而目前的假肢装置都是利用负压联结残肢达到支撑行走的目的,即残肢包容在假肢接受腔内,残肢与接受腔腔口全接触,密闭,利用接受腔内的负压实现接受腔的自身悬吊。患者佩戴假肢进行站立、行走等基本活动时,人体重力经由假肢接受腔传递到地面,同时地面反作用力也由假肢、接受腔传递给残肢,达到残肢控制假肢的站立、行走的运动功能,并能帮助避免残肢与接受腔的滑动和倾斜。
然而,穿戴假肢的人在行走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和热量,使得穿戴的假肢接受腔内部处于一种湿热状态,导致接受腔内部温度,湿度等环境发生变化,不能控制接受腔内部的空气环境质量,各种细菌霉菌很容易快速,大量繁殖,从而造成皮肤感染和多种皮癣,而且使得接受腔内部气味难闻,对残肢的皮肤造成了极大地损害,从而引起了新的损伤和病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假肢接受腔内部空气环境无法控制,无法得知内部空气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假肢,实现假肢接受腔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并在达到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上限时自动报警。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假肢,包括:假肢接受腔、伺服气动器、连接管、假脚,还包括检测装置,报警装置以及它们之间连接的线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装置由湿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组成,湿度传感器以及PH值传感器镶嵌在假肢接受腔内的底部,通过线路与报警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报警装置由控制器和报警器组成,控制器信号接收端通过线路连接湿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控制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报警装置中的控制器和报警器均固定在连接管中。
进一步的,当假肢接受腔内空气质量达到检测装置设置的上限值时,报警装置会报警发出报警声音,此时截肢患者必须脱下假肢,对假肢接受腔(6)进行换气。
本发明的智能假肢实现假肢接受腔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并在达到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上限值时自动报警,从而保证消除了截肢患者穿戴假肢造成残肢进一步损害的可能性,并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且利用连接管提供能量来源,不需要改变原假肢的结构,改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假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
1-检测装置,1.1-湿度传感器,,1.2-PH值传感器,2-线路,3-报警装置,3.1-控制器,3.2-报警器, 6-假肢接受腔,7-伺服气动器,8-连接管,9-假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假肢,包括检测装置1,线路2,报警装置3,假肢接受腔6,伺服气动器7,连接管8,假脚9,检测装置1包括湿度传感器1.1,PH值传感器1.2,报警装置3包括控制器3.1,报警器3.2。所述湿度传感器1.1以及PH值传感器1.2镶嵌在假肢接受腔6内部的底部,通过线路2与报警装置3相连接。控制器3.1信号接收端通过线路2连接湿度传感器1.1和PH值传感器1.2信号输出端,控制器3.1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器3.2;所述的报警装置3中的控制器3.1和报警器3.2均固定在连接管(8)中。
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前,先将外面线路2连接报警装置3,此时检测装置1和报警装置3开始工作,然后穿戴上假肢,由于穿戴假肢的人在行走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和热量,使得穿戴的假肢接受腔内部处于一种湿热状态,导致接受腔内部温度,湿度等环境发生变化,当假肢接受腔内空气质量达到检测装置1设置的上限值时,报警装置3会报警发出报警声音,此时截肢患者必须脱下假肢,对假肢接受腔6进行换气,从而保证假肢接受腔6内空气质量不会影响到残肢皮肤的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支架、医用支架取出器及取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