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的无缝时空接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0174.5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4581639B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卜方玲;李小光;张文超;徐新;马静;徐兆卓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H04W4/02 分类号: H04W4/02;H04W84/18;H04L29/08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感知信息 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设备 文件标识符 时空信息 传感器 时间信息 事件信息 时空 封装 感知 移动终端地理位置 关联元数据模型 标识符 传感器数据 元数据模型 传输协议 感知结果 关联标识 开启定位 设备串号 生成文件 数据通过 所属类型 信息保存 自动读取 上传 服务器 应用 关联 地球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的无缝时空接入方法,步骤为:建立移动终端感知信息时空关联元数据模型:包括文件标识符、时空信息、传感器数据、移动终端设备属性类、事件信息,文件标识符由提取移动终端设备属性中的设备串号和时空信息中的时间信息组成;获取感知信息:当传感器感知结果生成时,自动读取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以及开启定位获得移动终端地理位置信息,获取事件信息,提取移动终端设备串号信息和时空信息中的时间信息生成文件标识符,将信息保存至移动终端;将获取感知信息以文件标识符为关联标识,按其所属类型符合的元数据模型进行关联封装,经封装后的数据通过HTTP传输协议上传至指定服务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感知深入到地球和各个角落,实现更大范围的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的无缝时空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人类面临着多种应急突发情景,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环境污染,这些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比于其它任何携带传感器的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具有独特的普及性、广域性和移动性。移动终端设备搭载的主流传感器包括:声传感器、光传感器、触摸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陀螺仪、距离传感器、磁传感器、和摄像头,利用这些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多种物理参量,如加速度、磁场强度、方位角和三轴角加速度,也能随时随地获取图像、视频。随着人群的移动,通过手机,能感知城市、乡村、甚至大山深处的环境参量,为灾害预警、灾害评估、以及公共安全提供及时的、关键的测量参数。然而,移动终端传感器观测数据如果不和时间、空间位置信息结合,无法应用于灾害预警、灾害评估和公共安全事件处理;手机终端的计算能力有限,感知的数据的空间范围小,如果不将大量手机感知数据集中起来,难以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灾害预警、灾害评估和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方法。

已有科学家利用手机感知信息,预测和评估地震、滑坡、空气或水质污染等灾害事件。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利用和手机相同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加速计,收集地震期间强烈运动的数据量,通过接入地理位置信息创建出城市的地震网络。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也在探索在地震监测网络中使用MEMS技术的方法,而且甚至开始创建一个志愿者组建的国际网络。2014年8月24日,美国旧金山湾区发生6.0级地震,有学者根据手机信号,研究地震区域及其周边居民地震发生时是否惊醒,分析地震对居民的影响。美国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大气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在Monte Sano State Park公园成功地利用类似于手机里的传感器,观测到活动滑坡体的移动,尝试预测可能的滑坡。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人为突发事件,如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工厂污水排放、乱扔建筑垃圾,也能通过手机的拍照或拍摄视频,收集到确凿的证据,为应急处理和行政执法提供关键依据。

然而,移动终端设备种类多,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携带传感器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传感器,如三维加速度计,不同移动终端的同种传感器的性能存在差异。传感器感知数据的精度和传感器的性能相关的,要分析和利用大量异构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数据,不仅需要获取感知数据,而且,必须获取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现阶段,移动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感知信息在产生时没有与时间和位置结合起来,在面对城市应急事件处理与相应时,造成大量感知信息难以被使用或根本无法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传感器感知信息无缝时空接入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将移动终端设备所携带传感器感知的信息与时间和位置信息实时结合,再反馈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