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376.X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胡伟;林悦慈;安迪;王宇超;徐原威;熊进刚;饶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C04B28/00;C04B18/16;C04B18/3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生 骨料 复合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主要由夯扩体、桩身、褥垫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夯扩体由外层的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和内层的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构成:所述桩身由夯扩体上方的护筒、护筒内的钢筋笼和浇筑在护筒内的再生混凝土构成;桩头处铺设褥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后的建筑垃圾为筛分后几何尺寸在50~150mm的块状建筑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硬性再生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减水剂混合后得到;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的混合重量比为1:0.5~2:4~9:3~7:0.2~0.5;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总重量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减水剂混合后得到;所述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的混合重量比为1:0.5~2.5:2.5~6:1~3:1~3.5;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再生混凝土总重量的0.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建筑垃圾细骨料、建筑垃圾粗骨料;
所述的建筑垃圾细骨料为粉碎、筛分后粒径在2~5mm的建筑垃圾;
所述的建筑垃圾粗骨料为粉碎、筛分后粒径在5~40mm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细骨料、建筑垃圾粗骨料混合重量比为1~3:7~9;
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的抗压强度为20~45MPa。
6.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打桩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后,沉护筒前,先在桩位点处定两个方向控制点;在桩位处挖直径等于桩身直径的桩位圆柱孔,对孔位时,圆桩采用十字交叉法对中孔位;在对完孔位后,定位;对中孔位,打桩机不得移位;打桩机就位后调平、稳固,用吊线控制护筒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2)提起夯锤后快速放下,夯锤高度不低于6m,使夯锤出护筒,并打入下部土层300~500mm;
3)用副卷扬机钢丝绳对护筒加压,使得其底部与锤底平齐;
4)重复步骤2,3,直到护筒沿着垂直面沉入到设计深度;
5)提起夯锤,通过护筒投料向孔底分次投入分拣后的建筑垃圾,并进行大能量夯击;
6)分拣后的建筑垃圾被夯实后,在不再填料的情况下,连续夯击三次测出三击贯入度,要求三次累计贯入度控制在100mm以内,若三击贯入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重复步骤5,6,直至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7)通过护筒投料孔再向孔底分次投入设计需要的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并进行夯击;夯扩体工序完成后检查孔口以上护筒内或冲击锤上部是否有泥皮,若有应清理完毕,另外,也要防止孔口土掉入护筒内;
8)待夯扩体工序完成后,用冲击锤冲出150mm深的孔,然后使钢筋笼下入孔内,灌注再生混凝土,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严格控制提筒速度,不得大于1m/min;
9)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进行开槽及桩头处理,得到抗压强度在20~45MPa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
10)桩头处理完毕后进行褥垫层铺设,褥垫层所用材料为建筑垃圾细骨料和建筑垃圾粗骨料,建筑垃圾细骨料、建筑垃圾粗骨料混合重量比为1~3:7~9;褥垫层厚度500~2000mm,虚铺后采用静力压实,得到抗压强度在20~45MPa的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后的建筑垃圾为筛分后几何尺寸在50~150mm的块状建筑垃圾。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硬性再生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减水剂混合后得到;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的混合重量比为1:0.5~2:4~9:3~7:0.2~0.5;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干硬性再生混凝土总重量的1%~2%。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减水剂混合后得到;所述水泥、粉煤灰、建筑垃圾粗骨料、高炉水渣、水的混合重量比为1:0.5~2.5:2.5~6:1~3:1~3.5;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再生混凝土总重量的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3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式带锁紧地钉
- 下一篇:用于急流河中的橡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