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0962.4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9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龙彦;白恺;李娜;柳玉;陈豪;杜军;董建明;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型 系统 参数 检测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的双向变流器发送启动指令以及运行模式指令;向所述的双向变流器发送充放电指令;采集所述储能单元根据所述的充放电指令输出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输出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本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计算出多功能储能系统中储能单元的充放电转换时间和实际容量,从而实现对多功能储能系统设备的功能特性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电力系统中储能设备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间隙性和随机性给风光储发电系统的稳定性的控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并入具有稳定平滑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能有效提高发电系统并网后电网调度指令的跟踪能力和输入电网电能质量。
在电力系统中引入储能系统后,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减小昼夜间峰谷差,加强区域电网峰谷负荷的自调节性,提升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与电能质量水平,提高输变电能力,增加供电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
分布式集群配套建设的多类型储能系统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测试,有些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转化效率低等,甚至在电网故障时没有正确的动作。为了更好的掌握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动态调节范围、充放电转换时间,充放电效率等关键参数,以保证储能系统运行质量和技术指标都满足运行规范,本领域急需要一种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式集群配套建设的多类型储能系统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测试、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等关键参数检测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通过参数检测设备向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双向变流器发送启动指令、运行模式指令以及充放电指令,由数据采集器采集储能单元输出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进而由参数检测设备确定出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实现了对分布式集群配套建设的多类型储能系统的严格技术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等关键参数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所述的多类型储能系统包括双向变流器、储能单元以及电池管理器,所述的方法包括:向所述的双向变流器发送启动指令以及运行模式指令;向所述的双向变流器发送充放电指令;采集所述储能单元根据所述的充放电指令输出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输出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储能单元为锌镍液流电池或超级电容时,所述的电压信号包括储能单元的出口总电压,所述的电流信号包括储能单元的出口总电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储能单元为钛酸锂电池时,所述的电压信号包括储能单元的出口总电压、单节电池电压,所述的电流信号包括储能单元的出口总电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储能单元为锌镍液流电池或超级电容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输出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包括:根据所述出口总电压、出口总电流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电时间;根据所述出口总电压、出口总电流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功率;根据所述的实际充放电时间以及实际功率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容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储能单元为钛酸锂电池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输出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时间、实际功率以及充放电容量包括:根据所述出口总电压、单节电池电压以及出口总电流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充放电时间;根据所述出口总电压、出口总电流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实际功率;根据所述的实际充放电时间以及实际功率确定所述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