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2317.6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罗辉;刘俊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达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M1/725;H04N21/4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尤其涉及智能设备中的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产品越来越多,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电视或者更小尺寸的智能手表。
智能已经覆盖了各种各样带屏幕的设备。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带屏幕的智能设备也越来越多,比如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厨具等。
因为通用智能操作系统开发的廉价和便捷性,这些产品也使用了智能的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也可以运行自己的多个APP应用,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的APP应用。
比如智能空气净化器 可以内置APP应用,管理各种空气指标。
比如智能路由器,可以下载VPN的APP。
比如智能音箱,可以下载 联网音乐的播放APP。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问题, 因为没有屏幕,难以操作。
而且互联网上海量的应用,大部分是针对有触摸屏幕的智能手机的。
如果智能设备无法利用这些免费的海量应用,在开发成本上会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屏设备可以利用有屏设备进行操作的无线同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屏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有屏设备连接;
S2、无屏设备将显示界面传输给有屏设备;
S3、有屏设备将无屏设备的显示界面显示在其屏幕上,同时,有屏设备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无屏设备;
S4、无屏设备接收有屏设备的控制信号并执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有屏设备通过UDP通讯通知无屏设备要获取数据,有屏设备创建socket等待服务端连接;
S102、无屏设备创建socket连接客户端,并与有屏设备的socket等待服务端进行socket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为:无屏设备录制并编码转为数据流,并传输给有屏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包括:有屏设备对该数据流进行解码并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包括:有屏设备经UDP通讯将点击的坐标数据发送到5050端口,无屏设备的UDP通讯监听5050端口,无屏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驱动进行处理,驱动上报触摸坐标,界面变化,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同屏控制系统,包括无屏设备和有屏设备,其中,所述无屏设备与所述有屏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屏设备为智能手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有屏设备来显示无屏设备的显示界面,并通过有屏设备来操作、控制无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中有屏设备显示无屏设备的显示界面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中有屏设备控制无屏设备的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同屏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号为:无屏设备101;手机102。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无线同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屏设备101通过无线网络与有屏设备连接,其中,无屏设备101为受控端,有屏设备为控制端;
S2、无屏设备101将显示界面传输给有屏设备;
S3、有屏设备将无屏设备101的显示界面显示在其屏幕上,同时,有屏设备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无屏设备101;
S4、无屏设备101接收有屏设备的控制信号并执行。
如图1所示,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有屏设备通过UDP通讯通知无屏设备101要获取数据,有屏设备创建socket等待服务端连接;
S102、无屏设备101创建socket连接客户端,并与有屏设备的socket等待服务端进行socket连接。
如图1所示,步骤S2为:无屏设备101录制并编码转为数据流,并传输给有屏设备。
如图1所示,步骤S3包括:有屏设备对该数据流进行解码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达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达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泵丝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两用钳浮动体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