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与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2407.5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0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祥;洪小璋;卢琳;许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6 | 分类号: | C08G73/06;C08G73/02;C25B3/00;H01M4/60;H01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甲基 共聚物 二次 电池 | ||
1.一种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在三电极组成的电解池内,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苯胺、N-甲基硫堇、硫酸组成的电解液进行电解,在工作电极上得到的电解产物为一层较厚的黑色膜,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该电解产物,并于60~90℃下干燥,即得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其中,所述苯胺的浓度为0.1~0.4mol·dm-3,N-甲基硫堇的浓度为1.5~3.0mmol·dm-3,硫酸的浓度为0.3~0.8mol·d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解时,扫描电位范围为-0.1~1.1V,扫描速率为40~100mV·s-1,电位扫描圈数为20-60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极组成的电解池内,工作电极与辅助电极均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作阴极构成的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的阴极为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阳极为锌片,电解液由ZnCl2与NH4Cl组成的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ZnCl2的浓度为1.5~2.5mol·dm-3,NH4Cl浓度为2.0~3.5mol·dm-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电解液的pH值为4.2~5.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中使用维尼伦布作为隔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锌-苯胺/N-甲基硫堇共聚物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片在使用前先经α-Al2O3抛光,然后依次在乙醇、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4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