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电缆内导体及半柔同轴射频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3084.1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1/02;H01P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电缆 导体 同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电缆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射频电缆内导体及半柔同轴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半柔同轴射频电缆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宽、使用频率高、衰减低、驻波系数小、以及屏蔽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因此在火箭、卫星、通信、导航、电子对抗、测控设备等使用射频信号的传输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般的半柔同轴射频电缆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同轴的内导体1、绝缘体2、外导体3和护套4,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24321Y公开了一种半柔性同轴射频电缆,从内向外依次由镀银铜包钢线或者镀银铜线组成内导体,内导体外包覆绝缘层,绝缘层外包覆整体浸锡的编织合金线作为外导体,最外层为护套层。
此种半柔同轴射频电缆中,内导体1起到主要的信号传导作用,通常采用铜线或者镀银铜线,然而,内导体1中的铜属于稀缺资源,资源匮乏,因此成本较高;另外,铜属于重金属,不仅比重大,使得半柔同轴射频电缆的自重较大,而且废弃后能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电缆内导体及半柔同轴射频电缆,解决针对现有技术中半柔同轴射频电缆由于采用镀银铜导致的价格高、自身重以及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射频电缆内导体,其特征在于,从内向外依次包括铝导体芯、铜层、银层,所述铜层包覆于所述铝导体芯的外表面,所述银层包覆于所述铜层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提供的射频电缆内导体中,所述铝导体芯、铜层、银层依次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射频电缆内导体中,所述铝导体芯与铜层在所述射频电缆内导体中的体积比为1:9~2:8。
在本发明提供的射频电缆内导体中,所述铝导体芯与铜层在所述射频电缆内导体中的体积比为3: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柔同轴射频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同轴的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和护套,所述内导体为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缆内导体。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保持衰减低、驻波系数小、以及耐弯性能优良的前提下,采用镀银铜包铝作为内导体,价格便宜且比重轻的铝部分取代重金属铜,降低了成本、减轻了自重、以及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半柔同轴射频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射频电缆内导体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半柔同轴射频电缆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同轴的内导体1、绝缘体2、外导体3和护套4,但是内导体1中的铜属于稀缺资源,成本较高,且铜的比重大,使得半柔同轴射频电缆的自重大。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采用镀银铜包铝作为内导体,在保持了衰减低、驻波系数小、以及耐弯性能优良的前提下,价格便宜且比重轻的铝部分取代重金属铜,降低了成本、减轻了自重、以及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2为本发明射频电缆内导体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射频电缆内导体从内向外依次包括铝导体芯7、铜层6、银层5,铜层6包覆于铝导体芯7的外表面,银层5包覆于铜层6的外表面。铝的柔软性较纯铜的柔软性更好,因此镀银铜包铝复合线中铝的体积比增大,其柔软性有明显提高;同时,镀银铜包铝复合线中铝的体积比越大,其替代效果越好,即减重、降低成本的效果越好。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射频电缆内导体中的铝导体芯7、铜层6、银层5依次同轴设置,以满足射频电缆的低损耗、高稳相等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光纤电缆
- 下一篇:一种导电软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