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43881.X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荣;俞娟;胡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6;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1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净化 环保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化钢桶或印铁涂布烘房高温废气之环保设备都是采用焚烧法或催化燃烧法来对废气进行净化的。
焚烧法是依靠辅助燃料(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力来提高废气的温度,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的组分被氧化,分解转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要达到这一净化目的,必须使环保设备内的热力燃烧达到“三T”条件:炉内反应温度(Temperature)是760℃左右,在此温度下废气的停留时间(Time)要充分,废气和氧气的混合(Turbulence)要充分,才能充分净化废气。例如申请号为201310497155.6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包括焚烧炉、与焚烧炉相连的G-G热交换器和燃烧器;G-G热交换器的废气输出端通过废气管道和废气喷咀与焚烧炉的废气输入端相连;G-G热交换器的烟气输入端通过烟气管道与焚烧炉的烟气输出端相连,G-G热交换器的烟气输出端通过烟气管道和排风机与烟囱相连;燃烧器用于为焚烧炉提供焚烧废气的温度;焚烧炉上设有温控系统。本发明使得有机废气经废气风机进入G-G热交换器预热后,由废气喷咀引入炉体,燃烧器自动点火助燃,废气进入焚烧炉后在高温火焰区保证充分燃烧,达到无毒、无害的完全燃烧的效果,节能又环保,而且安全可靠,操控准确。
催化燃烧法是利用催化剂明显降低有机废气裂解温度,加快废气分解的反应速度,只需要350℃左右就可以净化废气,比焚烧法有明显节能效果的经济性。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催化剂在废气净化过程中,其活性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最终催化剂失效,需要重新更换催化剂才能继续使用。因此,催化燃烧法存在催化剂使用寿命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9275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在预处理液中对蜂窝陶瓷基体进行超声预处理,然后负载纳米浆液涂层,最后负载助剂及贵金属活性组分。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催化剂涂层与基体结合度高,不易龟裂和剥落。因而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很好的活性稳定性,即使在高空速气流的冲刷及热冲击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从而能够保证催化剂的长期稳定运行。
由此可以看出,焚烧法净化废气可以彻底一些,但其能耗高,即使热量被回收利用于印铁烘房使用,仍会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催化燃烧法虽然能耗低,但其存在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问题,和净化不彻底等的问题。
鉴于上述不足,本申请集焚烧法和催化燃烧法为一体的二次净化法,将有机溶剂气体的分解率大大提高,并将净化热量可再回收利用输送到烘房内重复使用,既节约了能源又使排出的废气不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加热室及催化室,其中,加热室内部设有一个燃烧炉,燃烧炉与加热室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废气流通的加热腔;催化室内部设有一个催化炉,催化炉与催化室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废气流通的循环腔;旋风分离器上设置废气进口,催化室上设置废气出口。
所述加热室为筒形结构。
所述燃烧炉为筒形结构。
所述燃烧炉的内外壁上均涂覆有防腐蚀导热层。
所述催化炉为棱柱腔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将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再经过加热净化,最后进入催化室,废气通过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得到进一步净化,实现废气的达标排放。
本申请结构简单,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低。本装置占地面积少,设备的投资低,进而降低了成本,所以生产实现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显示了本申请的整体结构;
其中,1.旋风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3.加热室;31. 燃烧炉;32. 加热腔;4.催化室;41. 催化炉;42. 循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昊瑜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3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