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相机与遥感数据相结合的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6049.5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董建军;牛建明;丁勇;赵艳云;王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8 | 分类号: | G01B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相机 遥感 数据 相结合 尺度 草地 定量 测定 方法 | ||
1.一种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草地样地选择;
(2)样地布置;每个样地在250m×250m范围内,按照如图“十”字形,设置13个10m×10m的样区,同时,采用GPS记录每个样区的地理位置;之后,在每个样区内,随机选择3块1m×1m的样方;从而可以在如下四个尺度下进行草地盖度的测量:1m×1m;15m×15m;30m×30m;250m×250m;
(3)数码相机拍照;在每个1m×1m的样方中中央点,使用相机镜头垂直朝下拍摄草地获取彩色数字影像;
(4)草地盖度判别;在详细观测照片的基础上,根据草地呈现色彩信息的不同,分别在相片上选择不同地物区域,并采用统计方法,研究数码相片不同地物的R、G、B的相互关系,从而构造出基于草地不同地物判别模式,并根据所述判别模式计算草地盖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离地高为170cm,所拍地面面积为1.1m2,图像分辨率为1280*96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模式为:当245<B<R<G时,判定为白花(S1);当B<R<G<180时,判定为嫩绿色叶片(S2);当R<B<G时,判定为深绿色叶片(S3);当B<G<R且|R-B|<8时,判定为枯黄叶片(S4);当B<G<R且25<|R-G|<50且45<|R-B|<60时,判定为土壤(S5);当B<G<R且|R-G|<200且60<|R-B|<90时,判定为砾石(S6);当G<B<R时,判定为红花(S7);当G<R<B时,判定为蓝花或紫花(S8);草地盖度(C)的计算方式为:C=(S1+S2+S3+S4+S7+S8)/1×1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以基于草地判别模式获得的样地尺度草地盖度为基准,通过建模构建不同尺度下草地盖度与NDVI的关系,并以模型的R2来作为精度评价的标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尺度草地盖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模具体为:
(1)遥感数据收集:收集与地面调查数据时间接近的不同传感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2)数字图像处理:对上述遥感数据进行不同的数字图像处理工作,在利用ENVI软件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之后,并利用ENVI软件进行投影转换;
(3)草地盖度估算建模:依据草地盖度判别模式获得13个样区的草地实测盖度,并建立该值与相应分辨率遥感数据NDVI的盖度估产模型;
(4)更大尺度草地盖度估算:首先获得250m×250m尺度下的草地盖度数据,并以此,通过简单的均值运算进而获得更大尺度的草地盖度估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6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